第五十三章 倒斗往事(中)
所以大家很快就从“二少爷”亲切地改叫成了二哥,这让老爸可是在窦林雪的面前大大地长了脸,他便不厌其烦地给那些人讲述着种种残片的来历。
就在第三天的时候,出去寻龙点穴的两个盗墓贼从早上出去,一直到傍晚都没有回来,所有人都着急了。
众人收拾了帐篷背包,一行人就往事先约定好寻找的方向去找人。
后来在晚上九点钟找到了两个人的丢弃不必要的工具,然后就看到了一个塌陷的窟窿,在场的不管经验多少,都看得出这个窟窿是以往的盗洞。
显然那两个成员没有回头找他们,而是进入了这窟窿里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耽搁了。
于是,老爸带着两个年轻人就打着手电进去找,里边的道路非常的复杂,也幸好发现了一些新的人走过的痕迹,最后在一条甬道中找到了一人的尸体。
人死不能复生,所有人都非常的悲痛,把尸体背了出来。
在篝火的照耀下,尸体冰冷地躺在不远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有些人还是第一次倒斗,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担心、害怕和恐慌等复杂的情绪一下子涌了上来。
大家都围着篝火边不说话,气氛沉重地吃着老爸捕来的一只野山羊肉。
尸体死的很不安详,仿佛遇到了非常恐惧的事情,眼睛瞪得的非常大,嘴巴是张开的,使得整张脸都扭曲了起来。
老爸看不过去,就走到尸体身边帮死者把眼睛和嘴巴合上,无奈地叹息了起来。
正当他回去的时候,忽然死者的衣服好像微微地鼓起,当时他以为是什么伤,要是看了伤口他一定知道是什么造成的。
拉开一看发现里边居然是一个巴掌大的玉盒子,上面的锁已经锈掉,他一拨就掉了下来,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看,里边居然是一枚印,上面刻着四个古朴的小字。
晁错之印。
对于古董冥器的精通的老爸,旋即就知道这个晁错是何许人也。
这个古人是秦朝商鞅的一个弟子,借助“商鞅变法”,帮助当时在位的汉景帝发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而且已经意识到了削藩的重要性,以免汉朝步入了八百年周年的衰落之难。
而也是因为这样,晁错就如同昙花一现,因他剥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以巩固中央集权,损害了各路诸侯利益。
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
景帝听从奸臣袁盎之计:“吴楚叛乱目的在于杀晁错,恢复原来封地;只要斩晁错,派使者宣布赦免七国,恢复被削夺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乱,兵不血刃。”
汉景帝默然良久,决定牺牲晁错以换取诸侯退兵,腰斩刑把晁错错杀而致命丧于东市。
其实晁错还是汉景帝的老师,晁错能言善辩,善于分析问题,深得太子的喜爱和信任,被汉景帝帝父汉文帝誉为太子家的“智囊”。
他和宋朝大将岳飞非常的相似,所以历史上的奸佞之臣有秦桧也有袁盎,晁错的死对于汉室江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幸好汉景帝并非昏君,只是一时被佞臣蒙蔽,在忠义之臣的联名上书后,将袁盎满门抄斩,御驾亲征,才镇压了诸侯取得了胜利。
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
晁错的官陵一直没有被发现,当老爸看到这枚官印,立马就想到了这位古人,同时意识到汉景帝肯定没有亏待这位老师,必然是个了不起的官斗。
而他也并没有把官印拿出去分享,毕竟人已经死了,说其他的也没有意义,不过这个成员既然发现了这样东西,说明这个斗非常有盗的价值。
盗墓贼不管你是忠臣贤明,连皇帝的斗都敢摸,自然也不避讳一个忠臣,岳飞墓也被人盗过,已经很说明这一点了。
所以到了第二天,老爸就开始鼓舞人心,说还有一个兄弟生死未卜,他们是肯定是有了巨大的发现,眼前这位兄弟用生命告诉了我们这下面有个大墓,我们一定不能辜负了他这片苦心等等之类的话。
这样士气明显提升了不少,再有窦林雪说盗墓就是把裤腰带别在腰带上的豪言壮举,一个女人都能这样,所以众人情绪立马被点燃了。
于是他们就潜入了那个窟窿中,在弯曲的盗洞中找主墓室,在甬道的墙壁上,发现了不少雕刻绘画和字迹,已经被氧化的非常厉害。
但可以看出,这个官斗已经毫不逊色普通的诸侯墓,老爸意识到这里的非比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