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宜修对他们笔下的东西报以极大的期待,有事没事就来大图书馆看上一眼,然后再切回地下施工队看上一眼,其殷切程度就宛若在看自家地里快熟的瓜。
作为一座没法动弹的矿山,观察咕噜噜们的生活是他唯一的娱乐方式。
跟魔晶矿灵交谈其实也算是一种娱乐,但奈何他认识的那几个魔晶矿灵话都很多,人类芯子的陆宜修实在是跟不上,往往没聊多久就变成了单方面的背景音乐。
还是看咕噜噜的日常更有意思,咕噜噜总能让旁观者一起开心起来。
再大的事情在他们面前也不叫个事——因为他们压根没有事情很大这个概念。
比如说地下施工队,说挖就挖,完全不会去畅想一下自己接下来这段时间的艰苦劳作,更不会觉得这个任务有多困难。
陆宜修不止一次看到施工队忙完后,搭乘地下交通工具回地上,去听吟游诗人新创作的诗歌。
吟游诗人创作出新诗歌时,简直就是一场盛大的聚会。
咕噜噜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就连大图书馆里的学者专家们都会融入其中,蹦蹦床和游乐园不会停止运行,酒厂和制糖厂里的产品流水般的被咕噜噜们搬走。
大猫总会来凑热闹,折腾得满地狼藉,但从不见咕噜噜因此生气。
在注视咕噜噜时,陆宜修确信,快乐非常简单,只是人们常常将它变得非常复杂,所以出现了那么多用来形容人类情绪的词汇。
陆宜修正心潮起伏呢,忽而见到热闹的庆典里掀起了一个小小的波澜。
这种波澜在部落里随处可见,哪怕咕噜噜只是摔了一跤,其他咕噜噜也会好似他的表演无比精彩般给予热烈回应。
更不要说什么蹦蹦床上跳得特别高,一口气喝了一碗酒,跳舞姿势很酷炫等等,咕噜噜就没有不捧场的东西。
陆宜修清楚这一点,所以视线挪过去的时候,只是随意一瞥,等看到波澜正中的情况,一下子就精神了起来。
戴着眼镜的咕噜噜拿着一叠纸,正在人群中道:“纸,咕噜噜造纸。”
他脑袋上顶着“学者”这个职业,陆宜修拉近屏幕,仔细看了眼这叠纸上被翻译成汉字的标题——《制纸图谱》
跟魔导体系没关系啊,陆宜修的兴趣小了大半。
不过学者似乎本来就是什么都插上一脚的职业。
等这个小波澜过去,这张图谱立刻派上了用场,因为建筑需要的材料都有,所以隔日,造纸厂拔地而起,给仓库增加了一批新的囤积物。
纸跟武器不同,它起码用得上,不过也就仅限于此了。
因为纸的价值比粮食还便宜,部落之前没有造纸厂,但从没缺过纸,开了造纸厂之后,产能立马过剩。
尤其是咕噜噜造纸厂的效率跟人类造纸厂的效率不能同日而语,这种方便快捷成熟的技术自动化运转,压根不需要咕噜噜插手,结果……新仓库又开始筹建了。
陆宜修算是明白为什么咕噜噜世界的部落会是这个社会形态了,生产力太高,不具有贫穷和富有概念的咕噜噜们,直接跑步进入共产社会。
要不是咕噜噜是公平贸易,陆宜修恨不得把堆在仓库里占地方的那些东西全送出去……
不过大概其他部落的仓库里也堆满了各种占地方的囤积物。
造纸厂开始运转后,在大图书馆内笔耕不辍的学者们陆陆续续完成了他们的“著作”。
这真不是什么好消息。
部落里多了一堆新建筑,不知道是受限于学者们的等级还是受限于部落的情况,这些学者们自己研究出来的“图纸”居然全都不缺材料、也不需要特殊职业的咕噜噜,所以其他咕噜噜们有空的时候直接东一幢西一幢给安排完了。
眼看新建的仓库转眼就快满了,陆宜修深吸了口气,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专家们身上。
专家有特定的研究领域,其中有魔石制导设计领域,另外两个就稍微不太靠谱了,一个是城市设计规划领域,一个是自动化系统领域。
所以创作领域唯一有可能跟魔导体系相关的,就只有一个专家。
陆宜修盯着笔耕不辍的专家们看了半晌,虽然学者们已经纷纷进入了度假模式,但专家们的忙碌一时半会似乎见不到尽头。
等地下施工队一口气往下挖了一大截时,陆宜修终于收到了第一个专家完成创作的消息。
专家设计了一份全新的部落建筑规划图纸,陆宜修光看了个标题,还没细看呢,就见专家挥舞着图纸,对咕噜噜们道:“拆了咕噜噜!重建咕噜噜!”
咕噜噜们十分热烈的鼓了掌,然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拆迁。
陆宜修:?就没人想问问我吗?
魔晶矿灵的意见惨遭无视,咕噜噜们虽然智商不高,但行动力和统筹能力首屈一指,说拆就拆,部落眨眼间就变成了施工现场。
在部落规划图谱中,娱乐区、生产区、仓储区、住宅区、商业贸易区以及高功能区被划分得清清楚楚,还在某些建筑旁预留了大片区域。
部落重建到一半,自动化系统领域的专家也拿出了一叠图谱,朝咕噜噜们挥舞道:“自动化区域!”
自动化区域是指将那些可以直接由自动化系统接手处理的工厂串联起来,比如说仓库和市场之间的联动,再比如说造纸厂和印刷厂之间的联动,再比如说田地、仓库、制糖厂、酒厂之间的联动。
于是,刚建了一半的部落又拆了。
这次的重建非常顺利,崭新的部落立马展现出了崭新的风貌——自动化的联动以及区域规划之后,生产力再度拔高,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又要新建仓库了。
陆宜修盯着那些不知疲惫的自动化运转系统看了半晌,这是魔导体系优越性的显著表现。
它由魔导技术驱动,使用魔石作为能源,日夜不休的运转,生产大量物资——导致部落产能极度过剩。
高效率需要付出的能源消耗算不上高,如果是在大凤王朝,它消耗的魔石价值称得上惊天动地,但在咕噜噜的部落里,魔晶矿灵自产自销,这只能说九牛一毛。
毕竟,矿山延绵不绝,更重要的是魔晶矿灵还在不断生产出矿石,要是稍微放开采矿效率,仓库早就不够用了,光用来放魔石就放不下。
在发现部落的产能开始爆棚后,陆宜修终于意识到,全面均衡发展是一个多么符合人类社会思维模式,又多么不符合咕噜噜世界的思维模式了。
因为部落全面均衡发展,所以部落生产的物资囊括了各个领域,在生产力远远超出了部落内部消化能力之后,这些生产的物资全都进了仓库。
必须得跟大凤王朝接触!
只有足够大的需求缺口才能消耗掉这么惊人的产能。
陆宜修再度朝地下施工队投去目光,欣慰的发现他们正在逐步靠近地心,在咔噗部落来回折腾拆迁重建时,地下施工队也没空着,他们成功的!为咔噗部落在地底建了一堆新建筑!
这些新建筑跟地面上的新建筑不同,它们存在的目的是给地下施工队提供补给,所以大部分用来生产工具和仪器,少部分用来生产地下交通工具。
因为越往下越远离地面,所以下方的建筑里逐渐出现了食物生产仪器,由于食物原材料就地取材,大部分是地下深处的植物跟少部分生活在地底的虫类,制造出来的食物品种不像地面上那样丰富,不过起码能吃。
“等他们挖通这条路之后,从地面到地底就不用那么麻烦了,直接开着挂车一路下去就行,”木塔解释了一句:“现在带的东西多,来来回回不方便。”
陆宜修对此感到分外安心:这里的科技树起码还没点到任意门的地步。
在地下施工队挖穿地心之前,久久没有动静的最后一个专家有了结果。
他也拿了一堆厚厚的图纸,朝其他咕噜噜挥舞道:“书,教科书!”
咕噜噜们给予了热烈反应。
陆宜修拉近屏幕,看了眼图纸上的标题——《魔石基本原理》。
其他文字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翻译,不过艾肯已经解开了陆宜修的疑惑。
“是教材,你有学院建筑图谱吗?”艾肯:“这个可以用来教学生。”
陆宜修翻了下仓库,想起了学院建筑图谱,顺带想起了它被搁置的原因:“这个建筑需要学生这个特殊职业,但我没遇到过这个职业。”
艾肯想了想:“学生这个职业没法遇到,你得自己制造。”
陆宜修:这玩意还能制造?
“你的部落太小了,咕噜噜一诞生就有了职业,你得找刚诞生还没有职业的咕噜噜,他们一直没有职业,就会变成学生。”
陆宜修生出了新的不解:“学院(对咕噜噜来说)有什么用?”
咕噜噜转职只要有职业书就可以了,上学这个行为听起来非常多余。
艾肯用非常愉快的语气道:“没用啊。”
陆宜修:?
艾肯:“很久之前还挺有用的,但在职业体系形成之后,学院就没用了。”
陆宜修重复之前没听到过的那个词:“职业体系?”
“就是教咕噜噜转职的书,咕噜噜一看就能学会这个职业的所有技巧。”
陆宜修竖起耳朵:“这是怎么做到的?我是说,这个职业体系是怎么建立的?”
“就是那么建立的啊,”艾肯回忆道:“信息终端很有用……
陆宜修:“跟魔导体系有关?”
“没错。”
陆宜修转回最初的话题:“但既然学院已经没用的话,那他写的这个教科书……”
“也没用了,”艾肯爽快道:“不过你可以放着,反正他还会写更多教科书。”
陆宜修有种不祥的预感:“专家这个职业不是专门写教科书的吧?”
艾肯愉快道:“也不只是写教科书,最基础的专家才写这个,等他级别高一点,他还会写论文呢。”
陆宜修虚心求教:“论文又有什么用?”
“写完论文之后,他的职业等级升级更快。”
听起来这是一点用都没有啊。
陆宜修沉默了许久,倒没有彻底绝望,毕竟教科书这名字一听就让人浮想联翩。
他道:“我先把学院建起来看看情况吧。”
“好啊,”艾肯倒是很高兴,有些怀念道:“以前咕噜噜上课的时候可热闹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又名《抱上满级大佬大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