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查到凶手了
陈府尹脸上笑容僵住,其他人也差不多,只觉脑袋嗡嗡作响。
这个消息让众人心神轰鸣,冲击太大了。
甚至一度认为是不是听错,或者陈朝分析出现偏差。
大家再次仔细对证这几句诗后,才彻底没有怀疑。
能跟前两句诗吻合的地方,只有北海这一个地方。
尤其送画人如此小心,连署名都不愿留下,摆明不想引人注意,加上凶手几番杀人,这个答案基本八九不离十。
就算有些许偏差,但所包含的信息肯定不会是好事。
“送画之人不愿留下署名,说明他所处的环境并不乐观,应该是冒着极大风险才把这个消息送出来,但最终还是被发现,此人.....估计是凶多吉少了。”
宋府丞思忖片刻,缓缓说道。
这个问题显而易见,动动脑子就能想到。
送画人冒着危险将这个消息传递出来,然而最后还是引起凶手注意,下场可想而知。
在场几位朝廷大臣一脸凝重。
众所周知,北海那个地方在极远的边陲之地,与中元土地接壤,属于妖患频发地带。
此外,它还有一个令人极为忌惮的别名——妖国!
中州境内也有妖物,但分布散乱,加上朝廷多年大肆捕杀,基本所剩无几,躲在阴暗角落里轻易不敢露头。
相对于北海妖国,中洲境内的妖物真可以算是小巫见大巫。
不过边陲之地皆设有大军镇守,抵御外敌来犯。
而朝廷对北境一直都很重视,特设镇抚司,且有一位藩王镇守统领三军戍边,一直都很安宁。
“如果北海真有异变,朝廷这边应该会收到北镇抚司指挥使宁王的传书才对,为什么会由一个无名之人字画传信......”
说到后面时,宋府丞话语戛然而止,眼皮没来由的狂跳。
自古藩王拥兵自重例子不少,并非什么稀罕事。
众人相视一眼,也隐隐意识到什么,但没有深入讨论,不论事实究竟如何,妄议皇室可是大罪。
宁王是当今陛下同父同母的亲弟弟,这已经属于皇室内务。
这时候,宋县丞忽然说道:“我想起来这是谁的笔迹了,好像是以前一位同僚,他叫蔺相文,此人生性孤僻,但极擅长字谜联对,早期我们同为锦绣学宫学子,后来我被分到永安县,他去了北疆镇抚司任长史。”
不怪他现在才想起来,实在多年不联系,还能记起这个人算是不错了。
听说宋县丞是锦绣学宫出来的人,陈朝抬头看了眼,心里有点意外。
之前恶补知识,自然了解过这方面信息,锦绣学宫可能跟国子院并列为中元两大学府。
这里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国子院以前只收世家贵族子弟,内外多受诟病。
当时国子院的侍院(副院长)纠正无果,便干脆独立出去创建了锦绣学宫,同样传授经史子集,且全民开放。
不论是寒门子弟,还是王族贵胄统统来者不拒,有教无类。
后来国子院被迫改制,降低部分门槛,依旧无力回天,逐渐变成培养星天监主要人才供给地。
总之简单点来说,国子院类似‘专业学校’,锦绣学宫则更亲民。
朝廷文官十之五六出自锦绣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