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照妖镜!
针对周飞鸿那边衍生的想法,在陈朝脑子里没停留太久。
说起兵部,陈朝就不免想起宁王府那边的情况。
“不管是不是周飞鸿派人跟踪我,这件事之后都会有结果。”
陈朝思绪发散。
这段时间因为跟踪,暂时没有再去书斋。
原本期望能有所发现,诚招在这件事上,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
目前已知的信息,北镇抚司派来京城的人中,领头的是宁王副将,名叫侯泰,乃高境武夫。随行还有一位郡主,年龄相貌不详,乃宁王的嫡女。
这两人是整个入京队伍中,身份最大的人物。
可惜这些人进京后,就一直待在王府不露面,陈朝基本没有任何接触的机会。
起初得知这些信息时,陈朝就针对两人做过各种预想的接触方案。
比如,针对宁王副将侯泰,此人乃高境武夫,所需所求,肯定是有关通往更高境界的东西。
自己这个还在二境徘徊的low逼武夫,根本拿不出能让对方心动的东西。
或许玉盘可以,但这宝物对陈朝用处更大,想都不用想。
要从对方口中打听消息,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就是与之结交,修行上陈朝拿不出有用的东西。
但好在这位副将还有另一层身份,沙场领兵的将军。
中元历史上兵法家很多,但真正能留下大名的没听过几个,当今最有名的一个是那位西平蛮疆,北镇边境的宁王。
另一个是锦绣学宫的大儒,据说大半生都在收集前人手抄,归纳整理,最终结合自己的理念作出一部名为《军略》的兵书,被满朝武将奉为圭臬。
凭借陈朝脑袋里开挂的知识,像前世著名的武经七书,拿出来绝对能惊掉无数人眼球。
....其他六书就算了,但孙子兵法还是看过的。
大概内容能记得一些,陈朝向来是想到便做的性格。
那几天当即在家中挥毫泼墨,最终觉得毛笔字难写而打消了这个念头。绝对不是因为记不住内容。
事到临头抱佛脚,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实终究狠狠打了陈朝一巴掌。
副将侯泰那边被陈朝无情抛弃,目光移到那位郡主身上,最后却因为跟踪的事暂时搁浅。
“皇室公主之前在锦绣学宫见过一位,长得倒是挺好糊弄的,不知这位郡主喜好如何...那位晋阳公主是皇帝的孙辈,这位郡主应该也已嫁为人妇,随行人中没听说有驸马,她会不会空虚寂寞冷.....”
联想当今皇帝继位多年,那位宁王年纪肯定也不小,说不定这位嫡女都能当奶奶了,这让陈朝有点蛋蛋的忧伤。
比较奇怪的是,陈朝发现过去这么久,不论是京兆府尹,还是卫言承或李青候那边,当初负责这件事的几个人都没有过来催他。
朝堂上,也没有任何关于宁王的风言风语。
似乎随着王府那边的沉寂,所有人都忘了这件事。
如果真忘了那最好不过。
当然陈朝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应该跟事关皇室,话题太过敏感,不好公开议论有关。
这一天就在平静中度过,倒是京兆府那边查案搞得火热。
第二天就有人登门找到陈朝他们,进行讨教。
毕竟仝全案是陈朝跟几位同僚最先发现,而且不到半天就锁定凶手,这速度惊呆了很多捕快老手,直呼“好家伙”。
问到陈朝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刑侦经验与大家分享。
听得姜捕头跟手底下的人目瞪口呆,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醍醐灌顶般的感觉,神情就像在说“原来还可以这样”“我怎么就没想到”之类的....
这些人的反应让陈朝感觉挺爽,不过谈到案子为什么死的都是屠宰户,谁在井水里投毒这些,陈朝就敬谢不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