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可能一直在进行了,还需要一个条件。”蓝海说。
“什么条件?”卫何问。
“热水。”蓝海说。
“你是说那个什么氧化还原反应必须要在有热水的情况下才行?”卫何问。
“你的化学真的很烂,我再给你普及一下知识点,最常见的消毒液是什么?”蓝海问。
“84?”卫何立刻就想起了84消毒液。
“那你知道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什么吗?”蓝海接着问。
“这个……”
“你肯定不知道,84消毒液中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它在溶液中以Na+和CLO-的形式存在,当加入热水时,CLO-会与热水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和OH-,有了次氯酸,氧化还原反应就会发生,氯气也就出来了。”蓝海说。
卫何的脸基本上已经红的跟猴屁股差不多了,“我明白了,所以只要不打开热水器的开关没有热水,这个反应就不会发生,只要他们一洗热水澡,就会倒在地上。”卫何说。
“就是这样,氯气中毒主要临床表现就是呼吸系统损害的表现,而且还可能引起急性结膜炎,如果张法医翻开了死者的眼皮就会发现这一现象,不过也说不定,毕竟在水里泡了那么久。”蓝海说。
“看来这个凶手还是个化学天才。”卫何说。
“没错,如果凶手只是个普通的化学老师,我也不觉得他能做到这些,如果用量过多的话,高浓度的氯气会导致暴露在外的皮肤灼伤,眼球灼伤,既然张法医并没有发现这些现象,并且可以认定死者是死于溺水,就说明凶手对用量掌控的十分准确,既没有直接用氯气杀死被害人,又能保证被害人由于缺氧导致昏厥乏力,在化学方面他一定是个天才。”蓝海说。
“化学学的这么好不去当科学家,非要当杀人犯,我真的是想不通。”卫何说。
“我可没有说他不是科学家,先把凶手的社会身份全在与化学有关的工作范围上。”蓝海说。
要说天才,蓝海才是一个天才,他仅仅通过男性死者中指上的冻伤,就判断出凶手有可能使用了液氮,通过在厕所内取到的水样检测,发现的混合物盐酸,就能判断出凶手使用氯气,一般的警察可做不到,至少卫何不行。
卫何被蓝海上了一堂生动形象又具体的化学课,似乎蓝海最喜欢调戏的人就是卫何,这两个人自上学起就是一对欢喜冤家,这两个人谁也离不开谁,都已知道的东西比对方多为骄傲。
现在蓝海已经把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分工范围定在了与化学有关的工作上,这对于案件的侦破十分有利,让卫何少走了很多弯路。
“就蓝老师,不是我拍他的马屁,人家就凭这两点细节,哪两点?指头肚上的冻伤,现场水样中的盐酸,就这么把犯罪嫌疑人的范围给缩小了,凶手是怎么进行杀人的?人家就凭着这两点就给判断出来了。”石磊在陈池身旁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似乎成功推理出这一点的人就是他自己。
“卫队就没想到啊?”陈池用余光扫视了一下石磊的身后,站在十里身后的人正是卫何。
“他?他是我师父啊,但你不知道当时的情景,蓝老师就像训学生一样,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