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并不妨碍她跟素芬来往。
她以前叫素芬“婶子”,其实素芬也才大她十岁。
现在两人熟络起来,抛开吴天奇这层,连“婶子”都不叫了。
她在村里相熟的也就是素芬、红梅,不忙的时候,聊聊天也不错。
三观一致,很重要。
##
这天,她又收到了周母的来信。
三个月了,几乎每个月她们都来一两封信。
周母信中无非就是叮嘱她要多吃点,多走动,不要搬重物等等。
小瑞宝每次写信,就关心的多点。
除了关心她和周慕安,还关心剩下的野jī和十四。
当然也会关心她肚子里的小宝宝什么时候出生。
不会的字会用拼音代替,写得工工整整。
她呢,也会把家里的情况写在信里。
比如野jī现在还剩八只,十四胖了。
又买了两只小猪仔,现在都长肥了
送走邮递员,她回到院子就迫不及待打开了周母的信,想看看有没有关于房子的好消息。
当初她想得太简单了,这个年代国家经济还没有完全开放,没有房屋买卖一说。
城里人是单位分房子,农村是集体建房。
只有一少部分平房小院存在私有,但也极少买卖。
她的要求确实为难公婆。
但是她们为了能让她安心,也一直没有放弃寻找。
信里,周母还是像往常一样叮嘱了一番,她逐字看去,看到最后,眼前一亮。
她们在城里找了一个私有的平房小院,不是四合院问她要不要?
并标注了平房小院所在的详细地段。
她想了想,大栅栏也在二环以里,就算私有的平房小院也是极好的,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关键是地段好。
信也不写了,太慢。
直接发电报给周母──买。
卖家急需用钱,要不然不会这个时候买房子。
也算她运气好,赶巧了。
要得倒不多,二百多平的小院只要两千块钱。
没有房价可对比,卖家卖房也是随自己的心意。
她现在手里已经有五千多块钱,花两千买个小院也值。
上次她除了明面上给婆婆那一百块零花钱,还私下里给了婆婆两千买房的钱。
她就怕真要买房的时候寄钱不方便,两千块钱不是小数目,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周父周母手里有这补发的工资,几年了,两人的加起来也有几千块。
就算他们买房也不会引起怀疑。
只是她不想动用他们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