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掉了。”薛梅俯身捡起,一本蓝皮笔记本,好奇的瞟一眼,瞄到日期、天气,还有“姐姐”“虹桥”几个词儿。
她压下好奇心,不窥探别人隐私,把笔记本放在在书桌上,“是日记本。”
“日记本?”秦宝宝一愣,心想,小赤佬什么时候写日记了?拿起本子就想翻看,又忍住了,镜头摆着呢,而且也不好动弟弟的隐私,虽然从不认为弟弟有隐私这种东西。
聚利投资公司。
聚利有三个投资部门,李林峰管其一,这个成立时间短暂的公司,有很多不足和缺陷,比如明明有三个部门,却不存在分工,每个部门都可以同时投资基金、股票、期货、现货等等。这在曾任职证券公司中层管理的李林峰看来,简直是瞎胡闹。
他搞不懂苏总是怎么想的,曾经轻视过那位比他小近十岁的女人,尽管她留洋国际名牌学府,拿过一个金融硕士学位、工商管理博士学位。后来苏钰找他深谈一番,他彻底改变了想法。他俩谈了什么,别人无从得知。
办公室的门响了几下,李林峰朗声道:“进来。”
推门而入的是新加入公司的两条咸鱼,他目光扫过两条咸鱼手里拿着的文件,薄薄几张,用文件夹夹着。
“拿过来我看看。”李林峰笑了,他比较喜欢培养年轻人,喜欢和年轻人侃大山,吹一吹想当年我怎么样怎样......
这两条咸鱼,他心里有自己的评价,杨建很聪明,潜力巨大,可惜性子懒散,没血性和狠劲。
还有秦泽,性格很温润,脾气也好,平常相处,完全看不出是个能考满分的变态。潜力肯定是巨大的,但职场经验为零。能力怎样,有待考证,或者可以从这次的投资计划书中窥探一二。
李林峰接过两份计划书,先看杨建了,花了五分钟,大致过了一遍,神色满意:“想法很成熟,操作手法也有依据,你以前玩过期货?”
杨建点点头:“从大学就入手了,只是赚的不多,每年的学费和零花钱而已。期货市场太特么不讲理了,某些资本家吃相难看,比股票夸张多了。”
李林峰颔首,再看秦泽的投资计划书,吃了一惊:“手写的?”
秦泽嘴角一抽,没回话。
杨建调侃:“还是太年轻。”
杨建把计划书录入电脑,今早在公司打印出来的。而秦泽没想到这一茬,他连a4纸都是自己买的,纯手工制作,办公室经验稀缺。
老爷子有句话说的很对,闭门造车永远成不了大才,经验这东西,不是靠脑子就能想出来。
秦泽深以为然,所以他来上班了。
李林峰浏览那份格式不拘一格的计划书,大致扫了一遍,觉得很有嚼头,准备细读,电脑滴滴一声,公司内部通讯软件闪动。
他点开一看:“上午十点在二号会议室开会,投资一部门到三部门经理必须准时参加,不得请假迟到。”
李林峰看了眼腕表,时间显示:9:45。他说,“你们先回去吧。”
李林峰上了趟厕所,9:50推开二号会议室的玻璃门,另外两个经理已经端坐等待。见他进来,几人笑着打招呼。然后自顾自聊天,内容不外乎业务,比如最近股票市场大涨,投入的几十万资金获益颇丰。谈话之间,两个老烟枪不停摩挲着烟盒,显然是烟瘾犯了,只希望早点开完会。虽然政府禁烟力度加大,但他们有个人办公室,躲起来抽烟毫无问题。开会的时候就不能抽了。
李林峰抽空看起秦泽的投资计划书,之前只是大致过了一眼,没仔细研究,他先手机搜索了“黑驴科技”,一支创业板科技股,看到半死不活的k线图后,李林峰差点直接枪毙秦泽的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