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所谓一夜夫妻百夜恩,果然不假。
华羽每晚的努力没有白付出,唐妃对他的好感度竟然有所增加。
唐妃的转变,基本上可以证明,她已认命,并坦然接受这样的生活。
又是一夜的快活,华羽和唐妃都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二人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升温。
第二天早朝,李儒汇报了关东诸侯的最新动态。
虽说关东诸侯还没有解散,但却没有一点西进的迹象,很平静。
这个消息,让刘协很是伤心,更让保皇派略有绝望。
看来,关东诸侯果然靠不住,想要摆脱董卓,真的只能靠他们自己,靠王允曾经许下的连环之计。
董卓当朝宣布这个消息,自然是为了震慑刘协和百官。
这个消息,也让董卓更加肆无忌惮了。
关东诸侯已经不成气候,而董卓麾下有华羽、吕布这样的猛将,还有李儒和田仪为谋,以及大军二十多万。
董卓给李儒使了一个眼色,后者立即出列,朗声说道:“启禀陛下,相国力阻关东叛军,连战连胜,居功甚伟。”
“微臣建议,请陛下封相国为太师,赐号尚父,出入可僭天子仪仗。”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惊。
太师,基本上是朝廷第一大臣了,位在三公之上。
这也就罢了,董卓现在就是权倾朝野,有没有太师的官职,权力都已经超过了。
可“尚父”的称号不同啊,意思是,董卓是刘协的父辈,刘协须得像对待父亲一般,对董卓尊重。
这个称号,起源于周初,周武王尊吕尚为尚父。
后来,齐桓公也曾尊管仲为仲父。
这两个称呼,都是以人名为尊号。
待到秦始皇的时候,就尊吕不韦为亚父,意为第二个父亲。
董卓取“尚父”二字,其实也就等同于亚父。
关键是,吕尚对周武王、管仲对齐桓公、吕不韦对秦始皇,都是有过大帮助的人,立下了不朽的功业。
可董卓呢,行废立之事,夜宿皇宫,欺凌皇帝,残压大臣,是奸臣。
让奸臣做皇帝的第二个父亲,不但是皇帝的耻辱,更是汉室不幸。
只是,董卓残暴,恐怕谁个敢提出反对,只怕就会人头落地,纷纷是敢怒不敢言。
这时,让人都意想不到的是,被人认为是董卓党羽的蔡邕出列了:“启禀相国,下官有话陈禀。”
不管董卓让不让他说,蔡邕直接就开始说了:“相国功劳卓著,于大汉有功,加封为太师,自是应该。”
“但现在关东诸侯还在,洛阳尚且不能返还,尚父之号,眼下实在是暂且不宜。”
“不如,等相国平定关东叛乱,重返洛阳之后,再获此殊荣,便是实至名归,天下士人与百姓必无人反对。”
华羽本来不打算出头的,但他担心董卓迁怒蔡邕,便也出列道:“启禀相国,末将附议蔡大人之言,还请相国三思。”
蔡邕和华羽都持反对意见,董卓脸色微微一变,不由得他不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尚父之号,确实有些操之过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