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杨军正在给枪支上油,小心翼翼地装箱,仿佛在为一位即将出征的战士做最后的准备。
突然,一个头发斑白的老头晃悠悠地走了过来。
老头经常在厂里晃悠,看样子是很有技术的样子,经常指导人干活,但是来一天不来一天,看着不像厂里的人。
杨军谨言慎行听阿峰的话,没主动和老头搭过话。
阿峰说过,不要和陌生人讲话,言多必失。
老头看了看杨军手中的枪支,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小伙子,华夏过来的吧?”
杨军一听,眼泪差点没掉下来,他乡遇故知,这种感动可不是闹着玩的。他激动地对老头头点,“老伯,您真是我老乡啊!我是华夏的,您老呢?”
老头哈哈一笑,拍了拍杨军的肩膀,“俄是从西北过来的,就是那个杨贵妃曾经香消玉殒的地方。”
杨军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虽然对地理知识一窍不通,但关于杨贵妃和李隆基的故事他可是耳熟能详。他好奇地问道:“老伯,你那里有什么传奇故事给我讲讲呗,我长这么大还没去过西北呢。”
老头摇了摇头,神秘地笑了笑,“传奇故事没有,但传奇人物可不少。俄在那里可是见过不少大风大浪。”
杨军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他最喜欢听别人吹牛了,尤其是这种有经历有故事的老伯。他迫不及待地追问:“那您快给我讲讲,都见过哪些传奇人物啊?”
老头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得意,“那可多了,比如那个……”他正要开口,却突然话锋一转,“不过,要想听故事,你得先答应俄一个条件。”
杨军一愣,心想这老伯还真是个会吊人胃口的主啊。他好奇地问道:“什么条件?只要我能做到,一定义不容辞。”
老头指了指自己身边的机器,“俄看你对机加工挺在行的,愿不愿意做俄的徒弟,跟俄学点手艺?”
杨军一听,顿时愣住了。他没想到这老伯的条件竟然是这个,这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他挠了挠头,尴尬地笑了笑,“老伯,您这条件也太突然了吧,我可没准备好啊。”
老头哈哈一笑,拍了拍杨军的肩膀,“没关系,俄相信你有悟性,一定能学会。怎么样,愿不愿意试试?”
杨军一边给枪支上油,一边在心里琢磨着。他来这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在这里工资却少得可怜,每个月只有两千大洋。
他心里早就开始犹豫,是不是应该考虑打道回府,回到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