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六日,东坊市。
这一日清晨,周家布店的伙计,也早早打将布匹摆好,并打开了店门,准备迎接人们的购买。
“咦,真是怪了,今日怎么一个人都没有?”
看着店铺前空空如也的景象,布店伙计也不由满脸的疑惑。
在此之前,周家布店的生意可谓是火爆至极,每日排队的人少说也有千数之多,可今日却突然全都消失了。
从清晨,一直到正午时分,也只有零星几个百姓进入布店,可是一听价格,这些百姓也全都摇头离开了。
“公子,今日有些不对啊,您说是不是刘家已经察觉到了什么,不再过来了?”布店掌柜看向周铭问道。
“呵,那刘通又不是傻子,这些日子咱们一天比一天卖的多,他能察觉到不对劲,也是正常的。”周铭着回道,脸上却是没有丝毫的担忧。
“公子,要不要在下派人去通知伯渊先生一声?”
周铭摆了摆手:“这点小事,还用不着麻烦先生,你去告诉伙计们,将布匹价格降到两百文一尺。”
“降价?”布店掌柜微微一怔:“公子,那刘家到现在也才买了三千匹不到,现在就开始降价的话,怕是不能让他们伤筋动骨吧?”
“放心吧,依照那帮人贪婪的个性,他们是不可能做到壮士断腕的,他们肯定还会再来买的。”
“是!”
听到周铭的吩咐,布店掌柜答应一声,随即将周铭的指示传达了下去。
很快,周家布店前,便竖起了一块降价的牌子,几名伙计也跑到了大街上,开始大声的吆喝了起来。
看到周家布店开始降价了,躲在不远处的一名尖嘴猴腮的男子,也不由脸色一变,随即快步朝着刘府方向跑去。
此人名叫刘三,乃是刘通手下的一名心腹家奴,专门负责盯梢周家布店动静的。
“刘三,我不是让你去盯着周家布店那边吗?你怎么突然跑回来了?”
看着进来的刘三,正在用饭的刘通一脸不悦的问道。
“回老爷的话,周家布店突然降价了……”
刘通:“降了多少?”
刘三:“每尺降到了两百文,也就是八两一匹。”
“糟糕,上当了。”刘通脸色一变,急声道:“刘三马上通知手下人,立刻赶去周家布店买布……”
“老爷,周家这是什么意思?”看到刘通如此急切,一旁的管家也不由疑惑的问道。
刘通双眼一眯:“哼,他们无非就是觉得卖了这么多天,老夫已经相信了他们布匹充足的事实,不会再买他们的布了。
所以,周家才会趁机降价,好借此收获民心的同时,顺便坑老夫一笔。
毕竟那些布是老夫花十两银子一匹买回来的,一旦降价的话,那损失不就大了?”
“原来如此,这周家,还真是够阴的啊,还是老爷英明,及时识破了他们的诡计。”
听完刘通的一番解释,管家也一脸恭维的拍起了马屁。
边上的刘三有些迟疑的说道:“老爷,周家如今卖到了四百匹,小人带的那些人和银子,怕是不够了。”
“人手好说,你去通知另外几家,让他们把各自名下的佃户们也都招呼过来,至于银子……”
说着,刘通从怀中取出一块玉牌递给了刘三:“你可以拿着这块玉牌,到刘家任意一家店铺的柜台上支取任意数目的银两,且不必向老夫通报。
记住,不要在乎银子,他周家卖多少布,你就给我买进多少……”
“小的明白!”
刘三小心翼翼的接过玉牌,随即哈着腰退了出去。
待刘三离开之后,刘通也转身看向管家:“去,安排几个人盯紧赵宁和周家,有什么情况,随时向我回报,老夫倒要看看,他们到底在搞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