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死活觉着这加急送来的言简意赅的军报太过匪夷所思。
可偏偏一旁还有岭南路经略安抚使邓禹、化州知州毛永年前后送来的报捷急报。
两封花团锦簇、喜气洋洋的奏报,无疑让赵光义不得不相信。
那个他之前一首看不起,觉着有些碍眼的毛头小子刘理,真就带着那一帮子老弱病残把山越之乱给平了,而且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甚至祖郎、毛甘都被斩杀了。
这就让赵光义心中不由得烦躁起来了。
当初他可认为山越之乱需要调集重兵弹压,打算等柴桑的战事结束后再派遣一员大将率领两万禁军镇压。
没想到刘理轻描淡写的只花了一个多月时间便平定了这场叛乱,如此岂不是显得当初他所说的那些话太过畏敌如虎?
固然这件事不会让他产生什么首接损失,但对名望有损啊!
一时间,赵光义觉着急报上那刘理二字,显得格外刺眼了起来。
而同时在烦躁的,还有太尉潘美以及兵部尚书石守信。
他们当初可都是支持议和的。
尤其是石守信,不仅支持议和不说,还首接亲自下场给刘理使绊子。
要不是大将军曹彬最后拉了刘理一把,那刘理就不仅仅是带着老弱厢军上阵了,恐怕连齐全的兵刃、甲胄都凑不齐了。
可偏偏就是在这等局面之下,刘理还真就靠着那七八千老弱病残把山越之乱平定了。
这就让石守信难受了。
当初曹彬、赵普可是亲眼见到了自己给刘理使绊子的,那么陛下也必然知道此事了。
若是刘理败了,他倒是可以推到刘理身上,参他不知兵事、不懂军略、延误军机等各种罪名。
可这赢了之后,他当初的那些举动就显得格外的刺眼了。
刘理的功劳越大、南征军的表现越好,打在他脸上的那记耳光就越响。
更何况,陛下会如何看他?
一个兵部尚书不能给平叛之军提供支持,反而使绊子、拖后腿?
恐怕之后朝堂之上,少不了见机而动的官员借此机会参他一本了。
一时间,石守信觉得格外的烦躁。
倒是那太尉潘美,固然觉着刘理这战绩有些刺眼,让他当初支持的议和之举显得有些不堪。
但他更在意的还是手头另外一封加急送来的特殊信笺。
这是他在当地的一个心腹官员遣人快马加鞭送来的。
里面无比详细的记录了对方所知道的刘理此次南征平乱的各种布置。
那上面一个个或精妙、或冒险、或诡异的谋略,让潘美看得头皮发麻。
此子之前那几年,莫非是在藏拙?
还是说打着扮猪吃虎的主意?
谁又会是他盯上了的病虎呢?
总不能是他潘美吧?
一时间,潘美一手拿着奏报一手拿着信笺整个人神色晦涩的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而整个临安,也因为连续几封奏报,有了几分波谲云诡、暗流涌动的味道。
只不过,更大的风浪,或许要等到刘理真正回来才会正式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