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这番言论一出,众人倒也没有惊讶,反而觉着理所当然,等着他接着往下说。
辛弃疾脸上也没有半点怯色,反而一脸坦然的说道。
“此行,我等要去救人,那首要解决的便是两个问题。”
“何人去?如何去?带不带兵?带多少兵?”
这个问题一出立马让众人眉头一皱。
此时不用刘理开口,其他人也会想借着这个机会表现表现,都想跟着去明国救人,再次建功立业。
狄青此前不过一黥面刺字的贼配军罢了,若不是刘理一手发掘、提拔他,他恐怕如今还是默默无闻小卒。
故而,好不容易有了机会,他当然得表现表现,最好是把这差事给抢了,到时候好得个彩头。
“幼安兄,谁去谁不去,依在下看,由王爷定夺便是了。”
“倒是怎么去这个事儿,咱们得好好商讨一番才是,尤其是目前大宋皇帝御驾亲征,殿下缺少支持,咱们更要慎重考虑。以免被赵光义抓住把柄找咱们的麻烦。”
一听狄青说起赵匡胤的事儿,众人恍然大悟。
确实如此,赵匡胤这个刘理的后台不在临安,没人帮自己主公撑腰,再加上如今朝堂之上波谲云诡,这局面可不是开玩笑的。
想到如今这局面,众人也不禁有些头疼。
能坐在这里的,都是刘理特意挑出来有勇有谋的,像李逵那黑货刘理压根不会叫,这厮来了除了喊打喊杀以外还能啥用?
勇武、忠诚都不缺,唯独那脑子是真心不开窍。
刘理从不怀疑铁牛的忠心,但也知道,李逵这辈子基本就钉死在亲卫统领或者先锋将领的位子上了。
不过这样也好,各尽其才方算是知人善任之举。
刘理脑子里开了会儿小差后,才开口问道:“不知幼安你有何看法?”
辛弃疾抛出个问题就没说话了,显然是有点想韬光养晦的意思,可刘理怎么可能放过?
都进了本王麾下了,还想磨洋工?
上辈子就是摸鱼高手、磨洋工专业户的刘理,决不允许出现比自己更加咸鱼的存在。
辛弃疾闻言嘿嘿一笑,而后朗声答道:“回王爷的话,依在下看来,最好还是正大光明的依令而行为好。”
“只是,这个令不能是前往明国边境的令,得是同一方向的剿匪或者平叛之类的军令才行!”
“幼安你担心什么?担心宋国这边有人走漏消息?”
说话之人正是杨再兴,他对于营救这事儿可不是一般的积极,巴不得这事儿琢磨得越完善越好。
辛弃疾微微一笑:“不仅仅是担心走漏消息,在下最担心的是给王爷惹祸。”
“毕竟眼下王爷与嘉德公主的婚事好不容易落妥,若是因此事又横生波澜,岂不令人惋惜?”
“依在下所见,朝堂内外可有不少人不想看见蜀国、宋国皇子、公主联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