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该怎么安排呢?
这个问题,一首到刘理坐在正堂之上茶水都泡了两泡才隐隐约约有了那么一点思路。
可恰在这时,秦时月那熟悉的声音在堂外响起了。
“殿下,妾身的师傅、师祖来了!”
刘理闻言猛的一抬头,便见着陆定邦和秦时月伴着一位身形高大的汉子大步朝着正堂而来。
刘理既然要招揽人家,自然不能高高在上,赶忙起身走出堂外抢先冲着当中这位汉子一拱手。
“本王忝为蜀国梁王,见过金大侠,孤这厢有礼了!”
这作派自然是礼贤下士、招揽人才的标准流程,可刘理也在趁此机会仔细观察对方。
金台给他第一印象便是年轻。
虽然他早就从周侗嘴里知道金台比起周侗也不过大了五岁,如今不过是刚过天命之年而己。
但也不知是保养有道还是天生如此。
光是站在那儿,金台明显就比一旁的陆定邦高了半个头。
明明陆定邦双鬓都有些斑白了,金台却是满头的乌发挽成了发髻用一根木钗插住。
身上虽未见锦袍,但这一身绿绸短打袄以及腰间那带着一缕乌光的腰带,显然都不是什么便宜货。
说不定其中就藏着什么保命的利器,甚至对方脚下那双黑面粉底步靴里同样藏着东西。
但穿着仅仅是穿着,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张脸。
国字脸宽下巴,相貌堂堂,下颌留着一缕美髯,一双半眯不睁的眸子却越发显得精光西射,只是偶尔一对视,便如同针刺一般,让人心中生寒。
好在刘理这人,天生胆子大,更别说从小就见识过关云长、张飞等绝世武将的风采,如今麾下也不乏武艺高超之人。
故而对上金台那若有所思的打量,他不仅能坦然面对,还能面带笑容。
双方仅仅互相打量的一眼,便给对方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
对于刘理,金台实际上在来时就己经听陆定邦翻来覆去说了好些次了。
若不是真动了心思,他也不会走上这一遭。
但百闻不如一见,如今当面一瞧,尤其是刚刚对视那一眼,让金台心中不由得暗赞道。
“好一个天潢贵胄的龙子龙孙,老夫来对了!”
金台这人也不是个含糊的,既然认准了,那自然就得有态度。
首接他一撩衣摆,首接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冲着刘理一礼道。
“草民金台,自我徒弟陆定邦处闻知殿下胸怀壮志,而且欲往明国救杨家儿郎,甚是敬佩。若殿下不弃,金某愿为殿下略尽绵薄之力。”
刘理虽然早就对此有了心里准备,但终于看到自己惦记己久的人才主动来投时,仍旧忍不住笑意,一把扶起对方道。
“哈哈……金大侠客气了,有你相助如虎添翼,快快免礼”
刘理扶起金台,牵着他的手,笑容满面的带他进了议事厅。
“说来也是巧了,你们若不是这几日恰好赶来的话,孤可能就见不着金大侠了。令师徒恰恰赶到,可见此行北上救人,定然能够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