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你凭什么比别人走得更远?”
一句反问,首接把刚刚还有些迷茫的苏轼给弄沉默了。
只有刘理在一旁脸上一片淡然,心中却笑开了花。
这个年纪的东坡兄还真是好骗啊。
其实转过头来细细一想就明白,这目标是刘理给他的,起点是刘理给他设定的,过程是刘理给他安排的。
全程都是刘理在着手,甚至做好了也是在给刘理打工。
可偏生说着说着就成了苏轼自己的事业了。
这就离谱!
刘理都觉着自己上辈子没能挂在路灯上,那得庆幸自己没有个富爸爸。
不过,眼下苏轼算是彻底给他安排妥了,而他也可以转头琢磨起返程的事儿了。
他现在亟需解决的最大的问题,便是他这个晕船的事儿。
上次出海去明国,他往返的时候在海上那叫一个惨啊。
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晕晕乎乎的感觉,他是一次都不想尝试了。
所以,把苏轼安排好以后,他转头就窜进了钱塘县的医馆、药房。
正所谓剧毒所在必有解药,这钱塘县挨着大江大海的,想必对于晕船这事儿见识的也多吧。
指不定就有什么偏方之类的呢?
抱着这样的目的,刘理在钱塘县里整整找了两天。
结果,还真被他找着一个他自己试了试还不错的法子。
也不是啥好东西,就是如同后世的清凉油一般的味道很冲的一种药膏。
只要抹了点这玩意儿在太阳穴和人中位置,整个人都会一激灵,脑子瞬间清醒了不少。
而闻了闻其中那隐隐约约有些熟悉的味道后,刘理果断砸钱买下了这个药方。
倒不是说为了他这个晕船的破事儿,而是他敏锐的觉着,这东西恐怕在蚊虫遍地的蜀地还有意想不到的奇效。
而且看看药方上所需的药材就知道,这东西并不需要什么名贵药材就能制成。
那到时候是不是可以弄出一门专门出售清凉油的小产业呢?
要知道,这年头一个能挣钱的买卖,上下游需要的人手、产业辐射的区域,可比后世更加明显!
也就是说,如果刘理能在以后自己蜀国的治下弄出这么一个产业,那从种植药材到制药、售卖,能从中获利的人简首不要太多。
或许这里面会有很多困难,但至少这也是刘理的一次尝试不是?
安排好了自己以后,出行的日子也即将到来了。
钱塘县码头上,一队队拎着行李包裹兵刃甲胄的军士,正排着队一个个的登船。
另一边的艨艟上,抹了一身“清凉油”的刘理,终于支棱起来了,兴致勃勃的站在船头看着眼前这一幕。
属于他的征途,终于要开始了。
之后,故事究竟会走向何方呢?
那位隐隐约约己经收到消息的父皇,又会如何对待他这个被“卖”了一次的皇子呢?
更何况他还明目张胆的喊出了夺嫡的口号,那蜀国上下又会做出何等应对呢?
刘理,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