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王朝越是到了末期,皇帝的苗子也一落千丈。】
【接下来盘点的就是整个大宋第一离谱的皇帝。】
【宋度宗赵禥。】
【他作为宋理宗的下一任,南宋灭亡前的一任,最不起眼,存在感最低,甚至他的三个儿子都比他有名。】
【起码宋末三帝的名号还是很响亮的。】
【唯独他宋度宗赵禥,做了十年皇帝,好像透明人一样。】
【这个度字,还真总结了他的一生。】
【宋度宗的出身就不好。】
【他娘吃了打胎药,想把他杀死在肚子里。】
【可他坚强的活了下来,把打胎药给打败了。】
【不过自己也成了一个半弱智,七岁才学会说话。】
【脑袋总跟不上人家,性格也十分胆小。】
【那这样一个弱智怎么能成为大宋的皇帝呢?】
【这事还是要怪宋理宗。】
【赵禥是宋理宗的侄子,理宗自己也生不出儿子,就把赵禥养在宫里。】
【都从宗室里面选人了,怎么还偏偏选中这个弱智呢?】
【理宗也是被冲昏了头脑,自己当皇帝后期同样胡闹,也不为江山着想了。觉得赵禥跟自己血缘近,就选他了。】
【才不管这个天才和打胎药干了一架,脑袋被干坏了。】
【宋理宗觉得,通过后天的努力,他能把这个弱智纠正回来。】
【就这样,赵禥入宫当了太子,开始接受皇帝教育。】
说真的,现存的赵禥画像,一眼瞄过去,额头宽大,脑袋好像凸出来一样,不像正常人。
眼神也特别迷离,坐在那里没一点精神。
不过呢,宋理宗高压的教育确实取得了成就。
还说赵禥是弱智,那是不对的。
赵禥如今流传下来还有很多首诗词呢,不难看出经过教育的赵禥文化是上了一个档次。
只不过个人生活习性倒是一坏坏到底。
个性他是怎么也改不了了。
在选储君这件事上,宋理宗还真的比不上赵构。
虽然都骂赵构胆小不敢放手北伐,但不得不肯定赵构的眼光。
赵构自己怕,不敢北伐,禅让还是禅让给了能力十分出色的宋孝宗,彻底放权享乐去了。
选储君赵构还是从国家层面考虑的。
宋理宗就完全不管国家未来如何,就选这个和自己血缘近的弱智。
寄希望于后天的教育。
宋理宗大错特错,这个选择直接断送了大宋王朝三百年江山。
若当年选的不是宋度宗这个弱智,这个柔弱的皇帝,大宋恐怕还能延续国祚。
在长江和四川的各处防线上,都还有能人为大宋死战,若不是朝廷被奸臣操控,换个不说明君,换个关心国家,可以给边防将士哪怕一点点支援的皇帝,南宋都没有那么简单灭亡。
很遗憾,宋理宗驾崩后,宋度宗在位的十年,包括自己儿子的两三年,皇帝都已经不参与朝政。
南宋最后十年的落日余晖里,是没有皇帝的身影的。
【宋度宗干什么去了呢?】
【赵禥还是太子时就是出了名的好色。】
【想想也正常,一个弱智还能想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