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谈合作
杜青娘收到消息后点了点头,把人打发回去了。本文免费搜索:小说魂 xiaoshuohun.com
左劲松见状,就问了一声:“可是铺子那边出什么事了吗?”
“不是什么大事,一个外地来的行商,想约我谈谈,大概是看中我那卤肉的方子,之前透露过要买的意思,我没答应,铺子里就靠着这卤肉方子赚钱呢,哪能杀鸡取卵!”
这方子捏在自己手里,才能越来越赚钱,卖给别人了么,那就只能跟着喝点汤了,实在不划算。
“人很难缠吗,要不要我帮你把人赶走。”左劲松问道。
生意上的事,他向来不怎么过问,但她这边若是遇上麻烦,他自然会出手管一管。
“外地来的行商,也只是路过县城休整两日,用不着赶,到时间他们自己就会走。”
说完,杜青娘就轻笑了一声,道:“现在城里但凡有点身份的人,哪还不知道我与你的关系,寻常根本没人敢找我的麻烦,也就是这外地来的,不知我的底细,才敢来谈买方子的事,也就是我想见见外面的人是怎样子的,不然,我哪会给他们机会出现在我面前。”
只要她说一个不见,就能直接把人挡在外面了。
左劲松点了点头,他对自己在县城的身份地位,心里是十分有数的,县城最大的官是县太爷没错,而自己虽说只是个末品小官,但手里却是有几百兵丁,县太爷现在都需要多仰仗自己,毕竟他也不想再回头从前,被一帮子混混压一头的局面,眼下无论如何也会扶持他这位巡检。
“有我在,你想做什么都可以不用顾忌!”
这话杜青娘可真是太爱听了,以前她想做点什么事,都要把各方面都想周全了,就担心出点什么事情,自己会压不住,行事束手束脚的,现在有人做靠山的感觉,可真是太好了。
也就是他这官儿太小了点,在县城这一方小天地,还能镇是住场面,若是走出县城,去别的地方,就完全不够看了。
不过他现在也不过二十来岁,人还年轻,未来也有很多可能。
随即笑着说道:“如此,以后我可就多方仰仗大人了。”
见到她眉开眼笑的样子,左劲松心情十分愉悦。
“本大人手里的刀,也可以是你的刀,你想如何都可以。”左劲松目光看着她,语气竟是十分认真。
“行啊,以后你我夫妻一体,所向披靡!”她眨巴了下眼,回望他。
左劲松笑出声来,他就特别喜欢她这样子,什么都不怕,底气十足,毫不畏缩,虽然自己有给她底气,但她本身也有能耐,能立得住。
第二天,杜青娘就见到了这位宋老爷,四十多岁的人,看着却很显年轻,颇有些气度。
“这位就是杜东家吧,之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如今一见,倒确实英气逼人,不让须眉啊!”
一个照面,人家就如此客气,杜青娘也不好给人冷脸,笑着行了一礼:“见过宋老爷。”
两人随即各自落坐。
杜青娘暗自打量对方的同时,对方也在打量着她。
对方来者是客,她便是地主,所以先开了口:“昨日听下面的人说,宋老爷要见我,也不知所为何事?”
其实为什么,她心里大致有些数,毕竟那刘管事打了头阵,问她买方子来着,这位宋老爷过来,目的大概是一致的。
只是心里也有点好奇,她之前张口就是一万两,难不成他们还真愿意出一万两不成?
闻言,宋老爷就笑了一声:“这不是明知故问么,我身边这位刘管事,之前就找过你……”
对于之前的事儿,他倒没继续往下说,毕竟刘管事过来闹得有点不愉快,现在再提及,就不免有些扫兴了,且他也并不是为刘管事出头来的。
“我来就是想问问杜东家,那卤肉方子,当真要卖万两银子么?”
杜青娘听得也是一笑,道:“若我说当真卖万两银子,那宋老爷真愿意买吗?”
万两银子,就买一张吃食方子,这样的大气魄,倒底不多见的,就不知宋老爷有没有这样的气魄了。
宋老爷就笑着摇了下头:“我是个生意人,虽然卤肉好吃,但却也不会花万两银子买这方子,从生意角度来说,实在不划算,但以后都吃不到这样好吃的卤肉,也当真觉得遗憾。”
既舍不得钱,那又有什么好遗憾的。
杜青娘但笑不语。
既然生意谈不成,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就这个问题,已经无话可说了。
两人沉默无言了片刻,倒是杜青娘再次开口:“听说宋老爷是从苏城来的,我一个妇道人家,也没出过门,倒是不知苏城是怎样的?”
宋老爷心说,可不怪他瞧不起女人,看看即便是抛头露面出来做生意,这见识其实也很有限的,毕竟连远门都没出过,所有的见识,大概也只在这一城之中,再如何要强的女子,实则也比不过一个普通男人。
“苏城啊,那是个不错的地方……”
随即就挑捡着说了一些,他是生意人,自是从生意的角度来说,都有些什么东西,南来北往的货物,生意做得顺当的商贾,那真就是跟捡钱一样,也有眼光不佳,经营手段欠缺的,亏得血本无归。
杜青娘听得点了点头,不管是在什么地方,也都是有本事的人才能赚到钱,没本事的人,眼高手低之类的,亏钱也是常事。
苏城确实是个热闹繁华之地,也不知她有生之年,能不能把生意做到苏城去,不过天下这么大,即便生意做不到苏城,做到别的地方去,也是一样的。
“宋老爷吃过我铺子里的饭菜,觉得味道如何?”
见她突然转了话题,宋老爷微挑了下眉,颇为中恳道:“味道是不错,不过瞧着都是些家常小菜的样式,卖相上来说,比不得大酒楼的厨子做得精细,若是以菜式来开铺子,还是有所欠缺。”
这一点杜青娘自然很清楚,她本来就是走的平民路线,没讲究大多的花样,主要是县城就这么大地儿,有钱的人就那些,城中也有几家老字号的酒楼,她要开一家酒楼,跟人抢生意未必抢得过,而且抢过来的那些生意,也未必能撑起一座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