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微笑着点头,
眼中闪烁着,一丝邪魅的光芒,他继续说道:“因此,这次本朝的首次恩科,一定要办好。
首次举办的恩科,是让天下的学子,尤其是那些沉寂了,九年多的学子们看到希望。
向他们展示本朝,对科举的重视,以及对读书人的认可。
一旦学子们,取得优异成绩,朝廷将择优录用,要让他们相信,在我们大清为官,
只要是忠诚于朕的人,就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可能。”
任伯安听后,立刻附和道:“圣明无过主子,贡院内外已焕然一新,
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和敬一亭等,建筑都经过精心修缮。
此外,考院也被重新布置,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恩科大典。
入考大典的日期已经确定,考生人数也已统计完毕,
同时,朝廷早已经准备好了,充足的粮食和路费,并分发至各省各府各县,
以保障贫困百姓家的考生,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胤禩点点头,赞扬道:“你办事,朕向来放心。”
说罢,胤禩带领群臣,缓缓向前走去,当他们距离,“辟雍殿”仅剩十步时,
原本寂静无声的青石板上。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嘎嘣。”之声音。
众人这一路上走来,官靴踩在地面上,都是悄然无声,
只有皇上说话,他们才能跟着进言。这一声脆响就显得十分突兀,胤禩心里十分疑惑,心想这青条石板,修建的路怎么会发,如此脆响响声?
他回头仔细观察,发现这附近的青条石的颜色,明显和其他的都不一样,
胤禩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了下来,瞪了一眼任伯安。
任伯安被皇帝瞪了一眼,也发现了脚下的石板颜色不对,
刚刚他还在和皇帝说,这里面刚刚全部修缮过,现在却出现这样的情况,
让任伯安感到十分尴尬,作为臣子如果经常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会逐渐降低他在皇帝心中都地位。
胤禩提了提腰间的金带,用力就踩了一脚,本应当十分坚硬的青石条,竟然崩碎了,
这让皇帝阴沉的脸。瞬间露出了微笑,皇帝笑着问这身后的近臣:
“这石板为何如此脆薄,啊?”在胤禩的质问下,身后的官员们全部低着头,一言不发。
因为他们知道,这是谁负责,购买采办并一手修建的,故此才低下头颅一言不发。
胤禩继续笑着问:“难道这就是咱们大清朝,朕启元恩科大试的御道吗?谁办的差事?”
任伯安看着四周,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疑惑和不安。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周围同僚们的异样神情,他自已心中也十分的清楚,到底是谁做的,
十几个呼吸过去了,见没有人回应,任伯安感到压力越来越大,额头上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
最终,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硬着头皮跪在地上,颤抖着声音回答道:"回禀圣上,此事由工部主办,营造司承办还有、还有这个、那个、支支吾吾了半天……”
胤禩微微皱眉,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轻轻摆了摆手,整理了一下腰带,
然后开口问道:"大试那天,是不是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的顶尖学子,都会从这条御道上,走进考场呢?"
"是的,圣上。"任伯安紧张地回答道。
胤禩的声音,突然变得严厉起来,大声怒吼道:"你们可知道,如果这些学子在这里踩出了大窟窿,
他们回到家乡后,会怎样评价我们大清朝???
他们会说,我们大清朝启元三年的第一次恩科,竟是一个糟粕之地,伪劣之所!"
说完,胤禩愤怒地将,大拇指上戴着的玉扳,指狠狠地摔在地上。
只听"啪"的一声,价值连城的玉扳指,瞬间破碎成无数碎片。
跪在地上的,大臣们齐声高呼:"圣上息怒!"紧接着,他们纷纷叩头表示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