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站在,圣主胤禩面前,
心中暗自思忖着,他也不傻,深知疏不间亲的道理,
对于是否要,霍霍死几个皇亲国戚,宁城并不在乎。
只要圣主愿意,宁城愿做,圣主手中最锋利的剑、最快的刀,扫平一切圣主想要扫平的障碍。
但这次,他真的有些拿不准主意,因为这事关皇室内部纷争,有些特殊,
而此案件,竟波及到,圣母皇太后唯一的亲弟弟——一等承恩伯卫明,及其子卫沧海。
处理的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死无全尸,
然而,宁城明白,什么太后不太后的,在他的心中,圣主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他暗中仔细观察着,圣主的表情和语气,试图揣摩其真实想法,但却无法感知这回圣主胤禩,到底想让自已做些什么。
于是,宁城轻声问道:“那个……这个……”
宁城还是,硬着头皮说出来了:“那一等承恩伯,臣还要不要……”
他似乎是想说,要不要网开一面。
胤禩轻轻摆了摆手,示意宁城不要说话,直接打断了他,
随后,胤禩转过身,背对着宁城,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随后将龙案上的茶壶,
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随后又将托盘上的茶杯统统摔碎。
宁城见状,立刻闭上了嘴巴,双膝跪地,低头聆听胤禩的训示。
胤禩缓缓说道:“既然人家,已经把事情给扛下来了,那就暂时这样吧。”
宁城忍不住问道:“那就这样放过他了?”
胤禩转过身来,走到宁城面前,说道:“他毕竟是朕,唯一的亲娘舅,杀了他无足轻重,朕根本不在乎。
不过是怕皇额娘,伤心而已,但是就放过他,自然也是不妥的,
更重要的是,不能让文武百官和天下臣民,觉得朕只看重自已的小家,
而没有国家法纪,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朕的圣名,岂不是?
至于其他的阿猫阿狗,你自行处理即可,朕等待你的结果。”
宁城,恭敬地回答:“臣遵旨。”
一炷香后,
他默默地退出了养心殿,在小太监的引领下,宁城走出了乾清宫,来到了太和门外。
此时,
天空湛蓝如宝石,阳光明媚温暖,微风轻拂人面,本该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此时此刻宁城,却无心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脸色阴沉,心事重重地跟在小太监身后。
当他们,走到太和门外时,小太监停下了脚步,转身直勾勾的看着宁城,
宁城,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立刻就明白了,这个引路的小太监所表达的含义。
宁城从容地从,怀中取出了十两银子,并将其递到了小太监的手中。
领路的小太监连连道谢,但他的目光却始终直直地盯着手中的银子,仿佛被它深深吸引住了一般。
在太和殿的大门外,宁城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转过身去,离开了城门。
此时,他的儿子宁拙。早已和管家一起等候多时了。
当看到父亲,宁城的身影出现时,宁拙急忙迎上前去。
然而,当他走近几步后,突然察觉到父亲的面色异常凝重,似乎怀揣着沉重的心事。
宁拙心头一紧,赶紧问道:“父亲,发生了什么事?您的脸色为何如此难看?”
宁城深深地看了一眼儿子,轻轻地叹了口气,然后缓缓地回答道:“拙儿,上车再说吧。”
宁拙听到这句话,心中不禁一惊,他深知向来沉稳的父亲,如果不是遇到了重大的事情,绝不会露出这样的神态。
于是,宁拙乖巧地,跟随着父亲登上了马车。
在马车上宁城,将养心殿与圣主胤禩的谈话一字不差的告诉儿子。
但是关于梅花内卫,宁城那是只字未提,不能对任何人透露。甚至于自已的亲生儿子。
但凡背后与人似乎闲谈,圣主胤禩,与身旁的梅花内卫,一旦被血滴子知道,他们的任何下场可想而知。
在颠簸的马车上,
宁城面色凝重地,将养心殿与圣主胤禩的谈话内容,告诉了宁拙
宁拙,静静地听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惊讶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