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搜检,毕恭毕敬地用官袍,擦拭着干净的椅子,然后微笑着示意佟公子坐下,
他的动作小心翼翼,脸上的谄媚之情表露无遗。
佟佳——玉柱微微点头,毫不客气地坐在椅子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高高在上的傲慢。
李搜检轻声说道:“那二公子,下官就不打搅了,您快做您的锦绣文章吧。”
说完,他恭敬地退到一旁,心中暗自祈祷这位小祖宗,能够对自已满意,日后在隆中堂,或者隆大公子面前替他美言几句。
玉柱坐在书桌前,看着桌子上的考题,眉头紧锁,满脸愁容。
心里暗暗叫苦,他对八股文可谓是一窍不通,根本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若是让他去打个鸟、斗个鸡、钓个鱼、玩个蛐蛐,逛个八大胡同啥的,
那他可是行家里手,但面对这些枯燥乏味的文字,实在是束手无策。
玉柱咬咬牙,决定硬着头皮尝试一下。拿起笔,试图写几句,可刚写了几个字,就觉得不满意,揉成一团扔在地上。
皱起眉头,再次拿起笔,努力思考着如何下笔,然而,无论他怎么绞尽脑汁,就是想不出合适的语句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玉柱越来越着急,额头上开始冒出细汗,不停地在纸上涂涂抹抹,却始终无法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最后,他急得抓耳挠腮,恨不得把头发都给拔光,
佟佳——玉柱,猛然看了看,站在身旁的李搜检问道:“你确定我哥,是叫我自已写?”
李搜检,一拍脑门说道:“罪过、罪过下官一见到佟公子,一时高兴竟忘了告诉公子这件事了……”
养心殿外,
启元帝,胤禩身着龙袍,满脸笑意,然而,他身上的龙袍,却与传统的大清皇帝有所不同。
胤禩亲自,设计了一系列独特的龙袍,包括浅蓝暗纹龙袍、黑色金龙袍等共计八套,这些款式与八旗官兵相对应。
因此,除了正式场合外,胤禩更喜欢穿着自已设计的龙袍,此刻,他身穿黑色金龙袍,英姿飒爽地站在宫殿的庭院中。
胤禩身姿挺拔,眉分八彩,目若朗星,手中紧握一把锋利的宝剑,剑身闪烁着冰冷的寒光。
他的一边与身旁的内卫,用俄语交谈,一边练习着朝鲜语,口中念念有词:“阿西吧,小西八、西八……”
与此同时,脚步也不曾停歇,舌尖一顶上牙膛,较丹田一力混元气,踩着十二字的跑字功,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
他的动作流畅而自然,每一步都充满了力量和节奏感,胤禩的汗水如雨点般洒落,但他依然全神贯注,没有停下的迹象。
养心殿内,
与养心殿外的气氛截然不同,
怡亲王允祥与雍亲王允禛,还有数十名,小军机,军机章京,这些小军机在协助二位亲王,正忙碌地处理着政务。
自启元帝,胤禩登基以来,这位皇帝与前大清朝的,前几位帝王与众不同,他几乎成了甩手掌柜,将大事小事都,交给了两位亲王来处理,
胤禩只对,大事上最后的决定,胤禩似乎什么权利,全都都散了出去,实则不然。
实际上军权,与户部,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这些事物,一直都在胤禩,一手提拔的心腹中的,心腹掌管着,军权、财政一直都在启元帝的在手中,牢牢的掌控着。
允祥与允禛,这二位亲王也从未料想到,胤禩在登基之后,竟然当起来了甩手掌柜,
将这江山社稷,压在了他们哥俩的身上,允禛本就是个工作狂人,十分的振奋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
然而令怡亲王允祥和雍亲王允禛,感到烦恼的是,八哥和八弟虽然各方面都很好,
但却强行给他们两位亲王,安排了一批御医,要求这些御医,每周都会强制给他们两位王爷把脉,
如果发现,二位王爷的身体稍有不适,就会被强制要求休息,只有等身体恢复健康后,才能继续为朝廷效力。
雍亲王允禛,为此事与启元帝多次争执,但胤禩在这件事情上态度坚决,丝毫不退让,
启元帝胤禩曾经还笑了笑,调侃道:“四哥你要是和十三弟都累坏了,八弟我找谁去办差啊?
皇阿玛留下的江山千疮百孔,这大清的江山靠我一个人可扛不动。
四哥你得帮我啊,你不是想跑路了吧?哈哈,那可不行,朕得让您与十三弟再为我效力,一万年哈哈哈!”
允禛深知八弟是出于好意,更重要的是还喊自已四哥,最终还是无奈地妥协了一步。
二位王爷,仔细审阅着每一份奏折,认真商讨着每一个决策,
养心殿内气氛紧张而严肃,只有偶尔的低语声和翻阅奏折的声音,
他们这些人,原本应当在军机处办差,今日启元帝胤禩,不知为何心血来潮,要让他们来养心殿内,办差一天。
允祥眉头紧锁,手中的笔不停地在奏折上批注着,他对国家的局势忧心忡忡,深知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允禛则显得更加沉稳,他冷静地分析着各种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他的目光坚定,透露出一种果断和决心。
数十名协办小军机,军机章京也在将一些重要的,或者不重要的奏折进行分类,
一般的事务他们就可以批注,之后交给二位王爷来检查,大一点的事情,他们分成了轻、重、缓、急等等
以及杂七杂八的事情,协助二位王爷办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