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那些秀女如今已经穿过了神武门,都集中在了顺贞门外。您有空的时候去选一选啊。”
启元帝这才想起来,确有此事,不过胤禩咱们是对这件事毫无兴趣,
随口敷衍的说道:“按照惯例,让圣母皇太后先选就行,至于母后皇太后不必通知与她,
朕的一切事物,无论大小都只需要通知,圣母皇太后即可。”
“奴才明白。”
“陈洪你还有什么事情吗?”启元帝看着陈洪,感觉他似乎是还有话要讲,便疑惑的问到
陈洪小心翼翼地说道:“圣主,任伯安任大人让奴才向您禀报,此次选秀之中,
有几位堪称绝色佳人,实乃百年难遇之貌,如果错过了实在可惜。”
听闻此言,启元帝依旧不为所动,淡淡地回应道:“哦?是吗?”
养心殿内,
启元帝端坐在御座之上,手中握着一张又一张的试卷,目光专注地审视着每一个字句。
时而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时而嘴角上扬,露出满意的微笑。
终于,他再次将其中的一张试卷。从头到尾浏览几遍后,猛地一拍桌案,站起身来,连声赞叹道:“好!实在是好!”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随后,启元帝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笑声中满是欣喜与赞赏,不住地点头,仿佛对这份答卷爱不释手。
口中喃喃自语道:“这个浙江高士奇,还真是奇思妙想。
这答题的思路,一气贯通,毫无滞涩之感,犹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
字字珠玑,文采斐然,此乃真正的锦绣文章啊!”
站在一旁的会试主考官,鄂尔泰见状,连忙趋前一步,躬身行礼道:“启禀圣主,奴才先前,也仔细看过此人的卷子,
正欲在其上画圈,极力推荐此人成为,启元朝第一届的恩科状元。”
鄂尔泰话音刚落,其余的阅卷官们这才如梦初醒一般,纷纷随声附和起来。
此时,胤禩手持着那张卷子,快步走向了,正在埋头批阅其他试卷的怡亲王允祥。
他一把拉住怡亲王,兴奋地喊道:“十三弟,快来瞧瞧这字迹!哎呀呀,
你再看看这个字,简直是集众家之长于一身,笔画娇若游龙,飘逸若行云,实乃难得一见的书法佳作!”
怡亲王允祥,不紧不慢的缓缓放下手中的卷子,目光移向启元帝手中的试卷,仔细端详一番后,
开口道:“圣上,依奴才之见,此卷之人才华横溢,文笔不凡,实乃不可多得之才,不如就将其点为,第一甲进士及第吧。”
数日后,
那张象征着荣耀,与希望的中举皇榜,已然高高悬挂于贡院门前。
那明晃晃的榜单,仿佛散发着无尽的光芒,吸引着众多举子纷纷前来围观。人们或兴奋、或失落,心情各异。
就在这时,一名吏部官员,迈着沉稳的步伐来到了皇榜之下。
只见他高声喊道:“吏部有令!新中的前三甲,你们都听好了,
三日后,骑马游街,辰时从翰林院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