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元帝微微眯起双眸,脸上流露出一抹神秘之色,缓声道:“
第二类的人!他们可就不一样了,他们最恨的就是责任,要把所有的责任往外推,
推给别人、推给家里、推给社会……推给朝廷,口口声声说,不是我不努力,是朝廷的问题,是努力没用,
身份决定论,出身决定论,要不然刚刚四哥说到,一个家庭条件极差全靠自已努力生活。
走上正轨的满洲落魄男子,就是一个普通人,靠着自已考上了功名,走上了仕途之路,这岂不是打了这些废物的脸,
这就是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所以他们才,嫉善如仇,就很容易理解了。
一个起点远远低于他们的人,完全靠自已的努力,一步一步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这个反例把他们,所有的幌子大旗,都戳破了,就是撤掉了他们的遮挡裤,套在了他们头上,大嘴巴子啪啪抽他们的脸。
所有这些堕落,并且无法自食其力的满洲二代们,才会逢善必骂,逢正必打,
因为每个天道酬勤地事例,都让他们如丧考妣,每个宣扬努力上进的人,都与他们结下了杀父之仇。”
雍亲王允禛,神色匆匆地赶忙说道:“所幸,也是有很多八旗子弟并非如此,
就比如八弟你那个小舅子,富察——富恒就十分的不错,闻听此事,觉得感动很很激励,
你们都知道本王从不轻易夸人,这个小子不错,他有一句话说的很好:
父辈的功绩足以让我纸醉金迷,
但父辈的血脉却不允许我贪生怕死,但是这些好孩子却不发声,
君子坦荡荡嘛,小人长逼逼。”
启元帝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地说道:“无论是哪朝哪代,这都是一个已音量判定正邪的时代,
这些废物天天比逼逼叨叨,以一当百,他们的经常引起这种新闻热点,
他们的声音就变成了主流民意,他们就是要惩善扬恶,把朝廷社会风气搅乱,变成奖懒罚勤。”
启元帝向雍亲王允禛问道:“四哥前些时日,你不是跟朕提起,有一些不争气的后生,天天吵着努力无用论对吧。”
允禛点了点头:“这个问题,也萦绕在四哥心头许久。”
启元帝看着四哥的双目说到:朕也思考再三,得出了一些结论,
努力有没有用,不是跟各种二代比、不是跟天才比、不是跟幸运儿比,是跟不努力的自已比。”
“好八弟说的好,一句典型梦中人。”雍亲王允禛,被启元帝的言语。一下就打通了七魂六魄一般。
胤禩嘴角上扬着一抹,若有似无的弧度,缓了口气后,继续说道:“现在咱们上到朝中,下到平头百姓可以说有一种欠缺。”
“是什么呢?”敦亲王允俄问道。
“是对咱们这个国家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的了解,
都不要说什么学习了发扬光大了,就是了解都很欠缺。”启元帝说道。
怡亲王允祥这才恍然大悟:“八哥这就是您为何,打碎传统教育的根本原因吧。”
就听启元帝继续讲到:“咱们清朝的文化,追溯起来上到秦皇汉武,下到咱们大清,
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也包括道家、佛家、法家这些思想里,可以合起来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