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元帝点了点头:“要不到,就是朝廷的问题,
还能怪到朕的头上,这种情况现在都已经非常普遍,以后还会越来越多。”
“那是为什么呢?”老十三怡亲王问道。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仅仅只是一个词——“责任”二字。
其实朕常常说历史周期律,社会上升还是下行“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核心设定都在这个“责任”上,放到赚银子上什么叫“责任?”
朕认为想要什么回报,就要付出多少努力,吃多少辛苦承受多大压力,那你还想赚那么多银子吗?
想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吗?是不是有些人,琢磨琢磨算了吧!
朕还听说一个富豪,曾经说起过一个月几百两银子的时候,才是最幸福,性价比最高的,现在几百万两的身价,却并不幸福。
到那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公平,这是人自已的选择,
如果一个人抛弃的责任,那付出和回报就没有关系了,成功就是出身、运气跟努力无关,
既然认为不用付出代价,那银子就越多越好啊,
我想要多少,就应该给我多少,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该让我过什么!
这个人也说了,别人合法做生意赚银子,他不红眼,他也不想付出那个辛苦!
那他眼中的是什么呢?那直接影射了朝廷,认为所有的富二代,银子来的都合理合法吗???
为什么他认识的官二代、富二代,一个一个都那么有钱?
人家爹妈付出了,你爸的付出在赌桌子上,一旦咱们跟这些人讲道理,
他们还振振有词,说什么别跟我来这道,你这是毒鸡汤,不要把责任和我联系起来,
说白了你不是痛恨朝廷,痛恨社会问题,你痛恨的是社会问题,没在自已身上,就算实现了你口中的公平,
那也二代们跟你一样,不是你跟他们一样,该买不起的房子照样买不起,
付出和欲望不匹配,就会产生不满,要么付出更多要么减少欲望,多付出少努力,可以承受代价就行了,
付出和欲望的关系就是“责任”但是以为把责任刨掉,就可以打破这个关联,
就是可以少劳多获,那是自欺欺人,只会让你的欲望越来越大,
回报越来越小,越来越不满,越来越痛苦,这样的人该。”
敦亲王允俄,正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八哥滔滔不绝的高谈阔论,不经意间,目光扫向门口时,
竟发现那负责报门的小太监,神色异常焦急,这小太监的眼神一直紧紧盯着,启元帝身旁那位位高权重的贴身太监——太监总管福泉,
而此时的福泉,双眼中亦是满脸焦虑之色,瞧那模样分明是好几次想要张口说话,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不语。
老十允俄心下狐疑,便又将视线投向八哥身后站立着的贴身内卫,一看好家伙!
这孙内卫双目之中闪烁着凌厉的精光,显然也已经察觉到了,门口小太监的不对劲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