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全系的毕业聚餐。</p>
到时候不仅同届研究生参加,系里的教授、老师、辅导员,甚至他自己,都会一同出席。</p>
蓬雷怎么说也是这个系的研究生。</p>
邀请他是理所当然的事。</p>
不请反倒是显得不合情理了。</p>
立刻,大家心里盘算了起来。</p>
这场毕业聚餐,名义上是为了庆祝,但现在看来已经变了味道。</p>
但并不是那种势利眼的意思。</p>
而是大家打算用蓬雷的例子激励同届的毕业生。</p>
彩虹屁是要吹的。</p>
毕竟蓬雷现在混得这么好。</p>
主要目的还是想用蓬雷的故事鼓舞那些还在迷茫中的研究生们。</p>
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p>
即便不强求他们全都去青原工业集团工作,也希望他们在祖国的科研事业中贡献力量。</p>
但至少能让大家心里有点谱。</p>
有了可以努力的目标。</p>
而且,到时候,曾经教过蓬雷的老师们,都可以跟同行们夸夸自己的学生。</p>
蓬雷曾经是他们的弟子。</p>
尽管蓬雷曾经让他们非常头疼,但他们确确实实地把该教的知识都传授给他了。</p>
没有搞过小动作。</p>
这么一来,他们也觉得脸上有光啊!</p>
这么想着,大家都打算邀请蓬雷。</p>
感谢信里说得很清楚,这封信最好能公开出来。</p>
不说让全校都知道,至少要让蓬雷所在系的人都了解。</p>
这也算给学生们树立个榜样,同时为青原工业集团做点宣传。</p>
于是宋明豪当天就在全系公布了这封感谢信。</p>
而这就引发了一个相当奇怪的现象。</p>
现在,不仅是那几位教授和辅导员,整个系所有认识蓬雷的人,都在给蓬雷发消息或打电话。</p>
寒暄了几句,联络了一下感情,并且顺便邀请他参加毕业聚餐。</p>
这事儿简直闻所未闻,整个系为了一个学生的到来而去请他参加聚会,实在是少见。</p>
更夸张的是,几百条消息同时发来,每一条都不重样。</p>
不仅语气不同,内容也是各有千秋。</p>
老师们也许会回忆起蓬雷当时的学习情景,同学们就更加五花八门了。</p>
有的人写的特别长,甚至超过了写毕业论文时的热情。</p>
无论怎么说,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是在拍马屁,都想在蓬雷那儿留个好印象。</p>
与此同时,蓬雷正愉快地和琴琴聊天呢,突然收到一连串的消息和电话。</p>
还以为是谁对他不怀好意,搞起了短信轰炸这种低级的恶作剧。</p>
结果一看,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就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好像变成了系里的明星。</p>
最后还是有人提到了感谢信的事情,蓬雷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甘桂同写了一封表扬信给中科大。</p>
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让他成了风云人物。</p>
回复完这些消息后,蓬雷感到手指有些微微颤抖。</p>
人际交往原来这么恐怖啊?</p>
竟然比科研还吓人!</p>
正想着的时候,手机又响了起来。</p>
不过这次,不是那些没见过面的人,而是他的几个大学兄弟发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