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车走了,桑有福催着看翠妞的孙子离开。
离了甜丫家,老头狠狠戳向同文脑门,“这会儿知道看了?刚才哑巴了?一句话说不出来?
跟个小姑娘似的,真喜欢就让你爹娘去翠妞家提亲。”
以前桑有福觉得他的大孙子是个读书人,娶的媳妇也该是个读书人家的闺女。
就像甜丫的爹娘,那才叫门当户对。
可逃荒一路,老头也看开了,娶啥样的媳妇都行,只要那姑娘是个有本事的,两人性子合得来,那日子就差不了。
如今看来,翠妞这丫头是个有本事的。
他不反对两人的亲事。
桑同文垂在身侧的手猛地一颤,吃惊的看向阿爷,半晌才红着脸点点头。
“没长嘴?说话啊?”桑有福对大孙子的害羞很是不满,还不如翠妞一个姑娘大方呢。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什么好害臊的。
“好。”同文声如蚊蝇,这个好字像是烫嘴。
桑有福都无奈了,甩甩袖走了。
“看来你二奶奶家要有好事儿了。”冯老太挎着一个小篮子回来,探头看走远的的祖孙俩。
甜丫揭开篮子是上白布,里面是还温热的窝头和八九个地蛋,她戳戳窝头,“谁家这么豪横啊。”
各家米面都不多,最近都是吃地蛋果腹。
谁家这么大手笔,竟然用麦面蒸了窝头。
今早煮粉条的时候,老太太特意留下了四碗粉条,今早吃过饭就挎着篮子给穆家、二奶奶家、孙家和郭家各送了一碗。
“你郭奶奶家。”冯老太打掉甜丫的手,把篮子挪到另一边,“刚吃过早饭,就这么饿了?”
窝头难得,老太太打算等晚上再吃,到时候一家人都在,每人都能分几口尝尝。
窝头也没啥好稀罕的啊,她空间有不少馒头、花卷呢。
冯老太一副我还不知道你的模样,绕过甜丫进屋,问:“和你桑阿爷商量好了?
有金和翠妞走了吗?”
甜丫挎着老太太胳膊,把事说一遍,末了晃晃老太太胳膊,“奶,同文和翠妞的婚事近了,我和常安的哥的啥时候办?”
早点成亲,也省的明年三月份交银子。
再说,她挺惦记那狗男人的,喜欢就是喜欢,她从来不掩饰。
“就这么惦记?”冯老太心一梗,“谁家姑娘像你似的,成亲的事就这么大大咧咧说出来?”
她恨不得多留这丫头几年,这丫头倒好,恨不得立马嫁过去。
“哎呀,这您可误会我了,我最是舍不得您了。”甜丫撒娇讨好,冯老太哼一声,把窝头和地蛋放进柜子里。
斜一眼甜丫说:“就会哄阿奶,你和常安的亲事奶和穆家都惦记着呢,不会让你等太久的。”
刚才去穆家,丰年也提了两个孩子的婚事。
她想了想就点头同意了。
估计要不了多久,穆家就会上门提亲。
想到大孙女要出嫁了,老太太心口一酸,粗糙的手抚摸着甜丫的脸蛋。
甜丫感受到老太太的不舍得,一股酸楚漫上眼眶,她故意玩笑的说:“说是出嫁其实连村西头都没出。
想回家就是几步路的事儿,到时候我天天回来,你说不定还烦我呢。
对了,奶,出嫁了你也得惦记着我啊,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可别忘了喊我。
不然我可是不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