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书生微微皱眉:“请说第二个提示。”
“第一味原料乃荷塘仙子,第二味配料似云朵般轻盈。”
“银耳莲子羹。”萧书生的声音依旧平静,但额头已有细密的汗珠。
最后一道题终于来临。我注意到萧书生的手指微微颤动,显然这场比试对他来说并不轻松。
“最后一道主食,提示一,核心食材与咱们的第二项任务息息相关,但做法不同。提示二,这份佳肴发源自华夏腹地。”
台下一片寂静,连呼吸声都能听见。有人掰着手指在计算还剩下哪些菜名没有被猜到。
我看到萧书生闭上眼睛,眉头紧锁。突然,他睁开眼睛,目光如电:“酸汤水饺!”
“答案......正确!”
欢呼声瞬间响彻月溪酒楼门前。萧书生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挺拔,嘴角终于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台下的掌声经久不息,我看到酒楼二楼的窗户后,几个身影正在鼓掌。那些大厨们想必也被这场精彩的比试所打动。
方威走上前,亲自将写着“中秋团圆宴”的请柬递给萧书生:“恭喜你,这是你应得的。”
萧书生接过请柬,对着方威深深一揖:“多谢东家。”
陈雨注意到他接过请柬时,手指仍有些颤抖。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表情平静的书生,而是一个为了生活而奋斗的普通人。
萧书生最后一道菜名的答案,让她心中泛起了一丝涟漪。
微风拂过,带来远处街角茶铺飘来的阵阵茶香。陈雨的目光落在楼下一个推着独轮车的老妇人身上,那佝偻的背影让她若有所思。
“东家。”陶然轻声走进来,步伐轻盈却带着几分急切,“我去打听了那位萧书生的事。”
陈雨转过身,窗外的光线在她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她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头,示意陶然继续。
“他叫萧莹,家世原本还算殷实。”陶然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怜惜,“可十二岁那年,他父亲在渡河时遇到暴雨,船翻了......”她停顿了一下,仿佛在斟酌用词,“两年后,他母亲受不了寡居之苦,跟着一个商人走了,只留下他和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
陈雨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框上的雕花,眼神渐渐深邃。
“说起来也是个苦命的。”陶然叹了口气,继续道,“在学堂里,他的成绩极好,连夫子都说他是难得的才俊。夫子不但免了他的束脩,还让他帮忙抄书赚些银钱。按理说,他该在去年就考中秀才的......”
陈雨蹙眉,目光转向陶然,“出了什么事?”
“是钱明远那伙人。”陶然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他们用最卑劣的手段,绑了萧莹的祖母,逼他在考场上帮忙作弊。结果东窗事发,那些人失去了科举资格。可萧莹的祖母......”
陶然的声音哽咽了一下,“老人家受了太大的惊吓,从那以后就双目失明了。”
雅间里一时陷入沉默,只有楼下传来的喧闹声隐约可闻。
陈雨的手指在窗框上停了下来,她望着远处的天际,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钱明远这个名字,她并不陌生。又是这个前任县令的儿子,欺男霸女的畜生。
这时,方威在门外轻声道:“东家,萧书生想问能否将团圆宴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