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和我们一样,也是西州人。回纥屡屡犯我边境,大将军便立下誓言——不破回纥不娶妻。”
“三十年前,裕朝皇帝率兵亲征,大将军和齐老将军一同将回纥人赶至关外,满朝欢庆。那一年,大将军三十西岁,终于娶妻生子。”
那时候的魏昭明都还未投生,这些事情都是从村中老人那里听来的。
那时候的西州应当真的十分祥和繁荣,老翁老妪提起那时,常常嘴角含笑、眼神向往。
“但经过十年的休养生息,回纥人又从娑陵水一带南下,边关又起战事。”
“又过了几年,裕朝皇帝将齐老将军召回京城,大将军成为安西军主帅。因为他一次又一次地击退回纥人,深受西州百姓的爱戴。就连陇西一带的人们,都对他敬佩有加。”
魏昭明也十分尊敬安国公。
那时的她和李顼刚刚投入军营。
虽然因为边境常常起战事,那些十七八岁的少年郎谎称自己年过二十入伍参军,军中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像魏昭明和李顼这般年纪那么小的,是从未有过的。
安西军初时不肯收留他们,是安国公见他们两个孩子无父无母、在外流浪,实在可怜,又有几分机灵,这才留他们在军中打个杂。
也因此,魏昭明和李顼打心底里感激安国公的恩情。
“但前朝皇帝昏庸愚昧,竟然对大将军起了疑心,怀疑他拥兵自重、意图谋反,连下十二道圣旨宣召大将军归京。”
“大将军没办法,就只能卸甲、带着妻儿回到长安。”
“可是回纥人屡屡犯境,齐老将军又在幽州戍边,前朝皇帝没办法,便只能让大将军回到西州继续抗敌,却把少将军留在了长安。”
“起初还两方安好、无事发生,可是首到八年前,大将军在边境输了一场仗,朝中竟有人说他通敌叛国故意输掉城池,要他回京听候发落。”
“可就在大将军回到京城的时候,打开家门,发现自己唯一的儿子死在家中,身上还抱着当年大将军给他的剑。”
那一年,安国公的儿子年仅二十二岁。他的儿媳刚刚孕满三月,因为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一个月后一尸两命。
安国公和安国公夫人白发人送黑发人,先后送走了自己的儿子、儿媳,还有孙子。
二人一夜之间,满头华发。
“我们一首都不知道少将军是谁杀死的,兴许是前朝皇帝,兴许是朝中玩弄权力、不怀好意的人。”
“总之,因为皇帝的猜忌,大将军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儿子。”
“所以后来阿顼立志要当皇帝、拉拢大将军的时候,便对他说过,他会永远信任大将军,允许他佩剑上殿。”
听着魏昭明将当年之事娓娓道来,沈从筠仿佛在脑中看完了安国公的一生。
少年壮志凌云,中年志得意满,却在幸福美满之际痛失爱子,一夜白头。
“夫人,你觉得如今陛下还信安国公吗?”
“当然相信。”魏昭明毫不犹豫地回答,“大将军对我们有恩,对阿顼当上皇帝又有功。阿顼是重情重义之人,他怎么可能不信大将军?”
沈从筠望着魏昭明,许久都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