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道林州城内,刘侍郎正带着人如火如荼地收粮;长安城内,以吏部侍郎吴丹臣为首的官员亦是热火朝天地上书推行变法。
然而这些事和沈从筠却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至少表面上如此。
他依旧待在御史台,早出晚归去衙门点卯,按照固定的时间周期在长安城内各处巡查。
今日他休沐,清早起床便一首待在书房里,闭门不出。
只见书房之中窗明几净,正中间的低案上是一架琴,琴前的青鹤瓷九转顶炉中香丸常爇、白烟袅袅。鼻尖轻嗅,能闻见温暖的兰香。
左侧是一架黄花梨嵌点翠花鸟十二扇围屏,绕过围屏,便见一张长桌横设,左右各置一方高架,架上摆着两盆苍绿的虎须菖蒲。
沈从筠便端坐在桌前。
桌上画纸平铺,右前方粗细不一的毛笔整整齐齐横了一排,有的笔尖沾着桃红,有的笔头浸满桂黄,五颜六色,眼花缭乱。
沈从筠专心致志地盯着画里的人,提笔敛眸,随即又换来另一支细软的笔,轻轻在笔下娘子的脸上晕染出两团浅粉色的嫣云。
他抬起手腕,笔尖一离开那张纸,纸上的人便好似活过来一般,俏生生立在沈从筠面前。
这些时日,天气有些凉了,长安城内的桂花不知不觉间缀满枝头。
沈从筠初始不察,有一日出门,他沿着墙根走了一段,忽然发现身上多了一股清香。他扭头去看,发现自己肩上多了两颗细小的桂子。
清幽的香气正是从那传来。
他有一瞬恍惚。
魏昭明走的时候,桂树上都不见桂花花苞的影子。这么些天过去,桂花都开了。
他微微勾唇,将那两朵桂花捡到自己掌心。他看着桂花,脑子里想的却是魏昭明游园赏花的场景。
以他的了解,昭昭定然是不会同他一起观赏这桂花的。
或许是他坐在石凳上,看着满园桂花、闻着鼻尖馨香,起兴作赋、挥洒笔墨。而他的昭昭,应当是会寻一处洒满阳光的地方,舒舒服服地躺下来晒太阳。
风吹动女娘的发丝,带着一树轻盈的桂花飘飘然落下来。明黄桂子落在粉面上、缀在乌发间,闭眼睡着的人,安宁不似人间客。
沈从筠将他想象的这一切都画了下来。
他伸手,隔空虚虚描摹画中女娘的眉眼,嘴角笑意愈发温和。
昭昭,等你回来,寻一晴日,我们一起去赏桂吧。
想了想,他又补充了半句,如果桂花还没落。
这画刚画好,沈从筠便将它摊在桌上晾干。而在他身后的小几上,还堆着一沓画像。
有些是工笔细摹,有些是简笔勾勒,一张一张整整齐齐地码着,瞧着能有十数张。
他几乎是一寻着空处,便窝在书房中作画。
沈从筠瞧着今日天光还早,正想再画一张,却听含梅轻手轻脚地走进来禀告:“郎君,老太君请您去一趟上房。”
沈从筠的指尖堪堪摸到笔杆,听了这话,却是动作一顿。
片刻,他微微叹出一口气,“知道了,我这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