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姜淮声音提高了几分,“下官亲眼见三岁孩童舔食粥碗,老妪卧病无医。若等层层上报批文下来,怕是要饿殍遍野了!”
“若是不行,下官愿意拿出一些银两出来购买粮食。”
赵知府听完盯着姜淮看了片刻,难得有真心想干实事的官员。
之前有的待不了多久就想走了,毕竟这苦寒之地,对于大多数官员来说是难熬的。
赵知府当即道:“好!就依你所言。先从常平仓调粮三百石,本府再从私库出银二百两购药。至于挖井引水...此事从长计议。”
“好。”姜淮深深一揖:“下官代北地百姓谢过大人。”
………………
次日,姜淮正在书房查看公务。
梁远进来道,“大人!邓夫人来了!”
“邓夫人?她来做什么?”
她说带了几个仆人来给大人相看。
“仆人?我没说要仆人!”
“她说,是邓经历安排的!说大人初到贵地,对此处不熟悉,看大人的府里缺几个洒扫的管事和小厮,让我带几个来给大人相看一下。”
姜淮沉默了一下,这点他确实没想到,这几日他一直想着如何快点上手政务,没想到府里仆人的事。
没想到,邓经历帮他安排了这个。
确实是他疏忽了。
“好吧?将他们带进来吧!”
话音刚落,就见一个约莫四十岁年纪,面容和善,举止端庄的中年女人走了进来。正是邓夫人。
只见她起身微微一福,笑道,“姜大人公务繁忙,妾身冒昧打扰了。”
姜淮还礼:“邓夫人客气了。今日前来,是......”
邓夫人含笑道:“姜大人,是这样的,是我家老爷见姜大人初到北地,身边缺人使唤,特意挑选了几个得力仆人送来,使大人专注政务,以免大人劳烦这等杂事!”
“这样,那将他们带进来看看。”
之后她转向厅外,“徐伯,都进来吧。”
姜淮看向门外。
就见门外有一位约莫五十岁的清瘦男子应声而入,身后跟着两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
一个小厮,还有一个丫鬟。
三人齐齐行礼,动作整齐划一,显是训练有素。
“这位是徐伯,是前通判的管家,做事还算可靠。”
之后邓夫人又走过来到姜淮耳边小声道,“姜大人,容妾身说句不该说的,姜大人别介意,这徐伯虽说是前通判的管家,但为人妥帖,身世清白,做事最是稳重。
当时前通判清算的时候查了,他确实无罪,不然妾身也不敢将他介绍过来。”
姜淮看了看那徐伯,人看起来确实实在。
既然邓夫人都这么说了,他也没什么顾忌的,毕竟不然真出了什么事,邓夫人和邓经历也跑不脱。
之后她又指向左边浓眉大眼的少年道,“这是福安,手脚麻利,做个贴身小厮再合适不过。”
最后指向右边圆脸带笑的丫鬟,“这是兰月,虽说是北方人,但她以前在南方住过一段时间,尤其擅长南方菜式。”
喜欢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