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与袁绍的情谊,不过是小时候的玩伴罢了,成年之后谁还在乎这些?再说,像他这样贪财好利的人,怎么会把孩童时期的友情当真?
回顾过去,许攸深知自己因家族问题被审配揭发,才被迫离开袁绍,投向曹操。
若非如此,以他的骄傲性格,断然不会选择曹操这样的出身。
如今局势已变,他仔细思量后认为,投奔西凉王才是明智之举。
许攸盘算着先将家人妥善安置,然后悄然离去,前往西凉投效。
他心中笃定,西凉王定会重用自己。
在他看来,自己才智超群,天下无人能及,西凉王必定会对他礼遇有加。
更何况,西凉王手下并无出色的谋士,这无疑为他创造了绝佳的机会,既能避免不必要的竞争,又能轻松获得高位。
看着朝廷中一片混乱,许攸冷哼一声:“庸才才会忠于庸主,真正的智者早已看清形势,追求更大的抱负。”
短短几句话,便将昔日主公贬为庸碌之辈,展现出他一贯的果断与决绝。
兖州昌邑。
曹营将领目睹林枫治下的人口规模,发现并不比其他诸侯手下强多少。
曹操听到消息后,不禁头疼得用手捂住额头,痛苦地说:“我头痛欲裂。”
话音未落,他就突然倒地,成为继袁绍之后第二位因突发状况而晕厥的诸侯。
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都惊慌失措。
关键时刻,荀彧迅速稳定局面,并协助曹操得到妥善治疗。
许久之后,曹操缓缓苏醒,发现周围全是关心他的部下。
曹营的文武官员见曹操平安醒来,都松了一口气。
曹操看着众人关切的表情,心中满是感动。
他虚弱地说:“只是我的旧疾发作,已经没事了。”
听到曹操这般谦逊的语气,众臣纷纷回应:“主公,您的健康最重要,若有需要,我们定全力以赴。”
曹营中,众人纷纷议论,有人低声嘟囔着不知所谓的言语,引来一片轻笑。
曹操并未因此感到不悦,反而觉得这些声音充满暖意,仿佛这就是属于他的家的温度。
曹营将领多为曹操的亲属或元老,这些人是他最信赖的伙伴,也是他愿意倾心相待的对象。
看着他们的脸庞,曹操心中因西凉王带来的阴霾一扫而空。
有了这些忠诚的支持者,他又有何惧?即便面临生死,他也绝不会选择屈服。
这便是曹孟德,一个从不服输的男人。
……
除了刘备、袁绍与曹操之外,其他诸侯都被林枫治下庞大的人口数量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孙坚作为扬州之主,虽为江东猛虎,但在看到三千五百万这个数字时,也不禁身体微微颤动。
袁术更是被吓得缩成一团,如同乌龟一般,生怕被林枫注意到。
他对林枫的怨恨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惧,连说话都不敢,唯恐惹来杀身之祸。
刘表和刘虞两位汉室宗亲感慨“大汉难兴”
,尤其是刘虞,竟失声痛哭。
刘焉与陶谦则干脆选择了放弃抵抗,认为自己时日无多,将来天下归属与己无关。
交州牧士燮则表现得更为坦然,他清楚自己的实力,认为到时候只需投降即可,无需过多纠结。
当下局势,双方因距离遥远暂无力交战,各诸侯趁机享受现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长安的董卓更是看淡一切,只求在生命尽头尽情享乐。
公孙瓒等未上榜的小诸侯忙于壮大自身势力,否则依靠金榜的持续奖励,迟早会被上榜的诸侯吞并。
至于西凉王,这与他们无关,以他们现有的实力,很可能在西凉王到来之前就被其他诸侯消灭。
既然如此,何必操心西凉王?首要任务是自保,西凉王的问题应由大诸侯担忧,非他们这些小诸侯所能左右。
此次西凉王林枫治下的子民数量被金榜公开后,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与之前诸侯领地榜不同,虽然金榜曝光了林枫庞大的领地,让天下人为之一震,但人们很快意识到这些地盘的实际价值有限,荒地居多,真正可耕种的土地不多,因此并未过分恐慌。
然而这次金榜统计的是人口,意义截然不同。
战争时期,人口是最宝贵的资源,无论粮草、兵员还是军队装备,都依赖于人口。
古时划分地盘是以城池数量为标准,而非面积大小,而城池数量又与人口直接相关。
南方虽幅员辽阔但人口稀少,北方地域虽小却人口密集,由此可见,地盘的大小实质上取决于人口的多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