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锦衣卫离开后,林枫追问薛仁贵提到的“借力行事”
具体含义。
薛仁贵沉稳回应,提议由锦衣卫在暗中运作,借助董卓之力清除伪帝刘协,如此一来,林枫便可顺利攻占关中,无后顾之忧。
此计虽狠辣,却十分奏效。
林枫对此并未惊讶,深知成就大业者往往手段非常人所能及。
薛仁贵提出的策略一旦实施,天下便再无正统皇权,这将极大减少林枫未来的行动阻碍。
最终,林枫深思熟虑后,决定优先夺取汉中,以之为踏脚石进军益州。
益州幅员辽阔、民富国强,在诸侯领地中位列第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了天道金榜之后,益州更是屡次上榜,成为各方觊觎的目标。
在最新的天道榜单中,益州位列诸侯治下子民榜的第三名,这为益州带来了极为丰厚的天道奖励。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奖励将不断累积,使益州的实力持续增强,变得愈发难以攻陷。
此前的榜单已经为益州提供了十万套武器装备及一万匹战马,这对缺乏优质资源的益州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助力,其军事力量因此得到显着提升。
即便当前益州的整体实力仍不及林枫掌控下的西凉,但其防御能力却因此大大加强。
相比之下,关中虽多次上榜,但排名落后,所获奖励也远不如益州。
加之董卓沉迷享乐,已无心军政事务,林枫认为,任何时候都能轻松应对关中的局势。
于是,林枫任命薛仁贵为征东大元帅,全权负责汉中与益州的征伐行动。
他明确表示,兵力安排、将领配置乃至后勤事务均由薛仁贵自行决定,自己不会过多干预。
对此,薛仁贵深感信任,立誓必克益州而后返。
这一决策不仅展现了林枫对部下的充分授权,也为接下来的战略布局奠定了基础。
林枫闻言再次鼓励薛仁贵,承诺诸多信任与支持,令其深受触动。
宴毕,文武官员各自散去,继续处理公务。
文官依旧按惯例履职,而武将则纷纷聚集到薛仁贵身旁,争相推荐自己担任先锋。
几乎所有人都希望成为先锋,却无人提及其他职位。
薛仁贵对此感到有趣。
战场上最危险的便是先锋军,通常人人避之不及,但西凉诸将却争先恐后地申请这一职务。
这并不难理解,毕竟林枫手下的将领皆非寻常之人,每个都是当世豪杰,武艺超群,面对先锋的风险毫不畏惧。
此外,风险与回报成正比,先锋虽危险,却也是立功的最佳机会。
这些年来,西凉众将一直未能上阵杀敌,如今机遇来临,怎能错过?就连素来孤高的李存孝也主动请缨,更别说其他将领了。
毕竟李存孝已有先锋战绩在身,而他们尚无建树,难免更加焦急。
经过权衡,薛仁贵最终决定由李存孝出任先锋大将。
一方面,此次行动需迅速攻占汉中;另一方面,李存孝不仅武艺卓绝,威名亦足以震慑敌军。
加上他多次担当先锋的经验,无疑是最佳人选。
于是,薛仁贵命李存孝率领三万先锋部队先行出击,直指汉中。
蜀地局势复杂,益州牧刘焉近期因天道金榜的优厚奖励心情极佳。
得益于益州资源丰富,他的排名长期稳居前三,这不仅带来了丰厚收益,也让他的生活充满喜悦。
刘焉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并未返回内宅休息,而是径直前往汉中太守张鲁的旧居。
虽然张鲁已调任汉中履职,但刘焉此举另有深意。
早年张鲁的父亲去世后,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其母年轻守寡却依旧风姿绰约,这令初次见面的刘焉颇为倾心,最终促成张鲁被任命为汉中太守的决定。
刘焉得知张鲁家境特殊后,便对张鲁的母亲起了心思,想将她纳入自己羽翼之下。
他通过重用张鲁接近张母,两人逐渐有了私情。
刘焉对此愈发迷恋,这也使得张鲁得到了更多的青睐和提拔。
因此,刘焉安排张鲁出任汉中太守,这背后其实多是出于对张鲁母亲的情意。
然而,这一举动却让刘焉的儿子刘璋十分不满。
刘璋本来就对张鲁颇有怨言,如今父亲对他格外偏爱,更让他难以接受。
特别是当他发现父亲重用张鲁竟然是因为与张母的关系时,心中的愤怒达到了顶点。
在他眼中,父亲对张鲁的态度几乎等同于亲子,这让身为继承人的刘璋倍感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