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该归,不是为我,是为天下。”
辰时三刻,皇城正门,钟鼓再响。
远方蹄声骤至,陆澜风单骑而来。
不带仪仗,不备乐队,一人一骑,策马缓缓入城,身后十万铁骑,自北门而入,长街铺红如火。
太子迎至门前,朗声宣旨:
“镇北大将军陆澜风,征战北疆,克敌十万,图勒奔逃,边境安定,功参社稷。”
“今晋封为镇国王,赐第东南王府,三代世袭,世子可入内阁。”
“特设‘镇国石坊’,于南门树功碑。”
“并授太子师、御前总兵权,辅政十年。”
群臣山呼:
“恭贺镇国王!愿我大夏国运昌隆!”
陆澜风接旨,单膝跪地,一语不发。
萧御之亲扶起他,低声道:
“这不是朕给你的,是你自己打下的。”
陆澜风回以一笑:
“愿这天下,不再需我征战。”
而同一时刻,静云宫内。
林阮音坐于案前,手中持针,细细缝补那一方旧帕。
那是她当年随嫁时,亲绣给陆澜风的帕子,后来因战事遗失,又辗转回到她手中。
今日,她想将它修好,再一次交还给他。
不是还情,而是,还心。
大典之后,陆澜风拒绝了东南王府的礼赠,只请赐予静云宫后殿旧屋一处,作“归宅”。
萧御之答应:
“权王既不为荣华,只求归处,那便由他。”
从此,皇城东南,旧宫深处,有一方月下小院,名曰:“归竹居”。
居中松石一匾,为凤后林阮音亲笔所书:
“风归处。”
自此,大夏境内再无战乱,北疆安定,四海宾服。
陆澜风与林阮音,未再为权争所扰,也未为情字困苦。
一人为国柱,一人为静梦。
世人皆知,凤后已退,权王归隐。
却不知,静云宫的灯,再也未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