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像上了发条,不停歇地往前赶,寒来暑往,在墩墩即将两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第.一¢看~书_网\ .首¢发′
高考恢复了。
报纸上,收音机里,电视上等所有媒体都在传达这个具巨大意义的决策。
凡是符合招生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自愿报名。
这个消息像是平静无波的海面陡然投入一块巨石,滔天的水花升起又重重落下,一圈圈的波纹往外荡,涟漪久久不息。
乍然听到这个消息,田地里、农场里、荒地里,全国各地的知青第一时间脑袋空白,不可置信。
等确认了是真实的政策之后,泪水从熬的土黄的脸上流下,滴入脚下这块她们付出了数不清的汗水泪水和几千个日夜的青春的地上。
身体是劳累的,眼睛是有光的,心里的荒地重新长起了新芽。
家属院没有知青,但是也知道这个开端代表着什么。
尽管宋千安早有预料,还是被这个氛围感染到了。
宋千安为那些可以靠高考改变命运的人感到开心,她自己不打算高考。她要走的不是这条路,没必要再为这千军万马增添一个名额。
她享受当下的生活,只等待开放后能生活的更自在些。.1-8?6,t¢x,t′.\c?o¨www.
“墩墩,快来,我们去给太爷爷打电话。”
“好~”
墩墩丢下手中的玩具,哒哒哒跑到宋千安身边。
他己经知道有个太爷爷总是寄东西给他吃,还给他寄玩具。
“来,穿上衣服。”
宋千安把衣服拿给他,让他自己穿,只在旁边协助。
快两岁的墩墩比较好带,因为他己经能听懂大人说的大部分话了,但也仅限于此。
他精力太过旺盛。
一天跑来跑去八百遍,袁凛带过他去办公室后,他就对穿着军装的那些士官很有好感。
平时带着他去服务站点买菜,他自己溜达到工作人员面前仰着脑袋看别人干活,还背着手,一副小领导模样,逗得服务站的人笑得首不起腰。
宋千安一个没看住,他还会跑到训练场,那些士兵们站成一排排,他跑到最后一个位置站着,领队的班长看到了都不知道该说啥。
宋千安回过头找不到儿子,第一次的时候是有点担心的。
倒不是担心不见被拐,得亏袁凛带着他去几次办公室,大家都认识墩墩是袁副团长的儿子。
服务站的人说看到墩墩往训练场去了,宋千安道了谢,等她到训练场时,也就是和墩墩前后脚的事。′白¢马^书.院, ¨免,费?阅\读`
墩墩这会儿不当士兵了,成小班长了,那带队的班长干啥他就干啥。
一身白的墩墩在里面,像个白汤圆,显眼的很。
宋千安上前拎过小崽子,向班长致歉:“不好意思啊,打扰你们了。”
那班长脸上表情精彩,似想笑,有局促,还有点同情:“没事,嫂子,墩墩挺可爱的,”
宋千安牵着他回家的路上反省,回想,想不通崽子继承了谁的基因,怎的如此社牛?
社牛就算了,一天天像个孙悟空,上天入地不嫌累。
莫不是家里的营养太好了?
除了奶粉,鸡蛋,牛奶,还有平常的肉和鱼,炖汤以及蔬菜搭配,总之就是她吃什么墩墩就吃什么。
墩墩一岁的时候24斤,现在35斤,一年涨了11斤,不算太离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