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晕倒诊出喜脉,王熙凤便被大夫下了严令:卧床静养,切勿劳累忧思。!萝·拉+小¨说? ?免.费_阅_读?管家权也暂时交还给了王夫人手中。骤然从繁忙的管家事务中抽身,又被腹中这突如其来的小生命牵绊住手脚,王熙凤纵有万般不甘,为了这来之不易的头胎,也只得耐着性子在屋里躺着。
贾琏的态度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珊瑚的事仿佛从未发生,他每日嘘寒问暖,殷勤备至,变着法子搜罗新奇玩意儿和滋补品来哄王熙凤开心。毕竟是青梅竹马的情分,又是新婚不久,加之这是两人第一个孩子,王熙凤心中的怨怼渐渐被这重视和温情抚平,夫妻二人很快又恢复了蜜里调油的状态,荣禧堂东跨院里重新充满了柔情蜜意。
李纨在东院听闻这些后续,只是微微一笑。她让素云开了库房,挑拣了几样温和滋补、适合孕妇的药材和燕窝,又用新鲜牛乳和上好的红茶,亲手煮了一小罐子温润香甜的甜奶茶,配上几样新做的软糯点心:枣泥山药糕、红豆糯米糍、奶香栗子酥,用食盒装好。
“张嬷嬷,随我去看看琏二奶奶。”李纨换了身素净但不失体面的衣裳,抱着打扮得喜气洋洋的贾兰(穿了件大红底子绣金福字的小袄),带着张嬷嬷和提着食盒的素云,前往荣禧堂东跨院。
王熙凤正半倚在临窗的大炕上,身上盖着厚厚的锦被,脸色比前几日红润了许多,眉宇间带着初为人母的温柔和一丝被精心呵护的慵懒。平儿在一旁小心地伺候着汤药。见李纨进来,王熙凤脸上露出笑容:“珠大嫂子来了?快请坐!平儿,看茶。”
李纨将贾兰交给张嬷嬷抱着,自己上前,仔细打量了王熙凤的气色,温言道:“二奶奶看着气色好多了。前儿听说你身子不适,心里一首惦记着。+完+本`神?站? +更¨新~最~快+想着你静养,也不敢贸然打扰。今日做了些清淡的点心和热饮,给二奶奶尝尝,换换口味。”她示意素云将食盒打开。
甜奶茶的醇香混合着点心的甜香顿时飘散开来。王熙凤闻着,眼睛一亮:“嫂子有心了!这味道闻着就香甜!”平儿忙倒了一小杯温热的奶茶奉上。王熙凤尝了一口,眼睛弯了起来:“嗯!又香又滑,甜而不腻,比府里常喝的杏仁茶滋味足多了!嫂子这手艺真是没得挑!”
李纨笑道:“二奶奶喜欢就好。这些点心也软和,你吃着应该不费劲。”她又将带来的补品交给平儿,叮嘱道:“这些都是些温补的东西,二奶奶用之前最好还是问问大夫,看合不合适。”
“嫂子太周到了!”王熙凤真心实意地道谢。
两人寒暄了几句,话题自然转到了怀孕上。王熙凤初为人母,又是好强的性子,虽听大夫和嬷嬷说了不少,但见李纨将贾兰养得如此白胖健壮,便也忍不住向她请教些经验。
李纨斟酌着言辞,将一些现代孕期常识融入其中:“二奶奶如今是双身子的人,最要紧的是心情舒畅,莫要动气。吃食上,荤素搭配要均衡,多吃些新鲜的蔬果,少食多餐。那些大油大腻、生冷刺激的,能免则免。再有就是……这头三个月最是要紧,一定要静养,切不可再像之前那般操劳了。”她顿了顿,看着王熙凤的眼睛,语气放得更缓更认真了些,“二奶奶,咱们女子在这深宅大院,子嗣是顶顶要紧的根基。这第一胎,务必要养得稳稳当当的。身子是自己的,根基打好了,以后……才能有更多的指望。”
她这番话,既包含了寻常的孕期注意事项,又隐晦地点出了“子嗣为重”和“养好身体为将来打算”的深意。?第|¨一]?看?2书a网¤/ ¤无.]|错2,内2@容-£~她希望王熙凤能听进去一些,好好保重身体,或许能改变原书中只有一个女儿且伤了根本的命运,未来也不至于落到被休弃的绝境。至于王熙凤能领会多少,就不是她能左右的了。
王熙凤是何等精明的人,李纨话里的关切和隐含的深意,她自然感受到了。她脸上的笑容敛了敛,抚上自己尚未显怀的小腹,眼神变得深邃了些,沉默片刻,才缓缓点头道:“嫂子金玉良言,我都记下了。多谢嫂子提点。” 只是那眼神深处,是听进去了,还是依旧带着几分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和掌控欲,李纨便不得而知了。
探望完毕,李纨便带着贾兰告辞了。王熙凤让平儿亲自送到了院门口。
翌日,天气晴好,虽然依旧寒冷,但阳光洒在身上有了些暖意。李纨想着昨日煮的甜奶茶和点心颇受欢迎,便又多做了一些分量,添了几样新做的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和芝麻核桃酥,用食盒装好,带着贾兰和素云,去了贾母的荣庆堂。
一进暖阁,便觉热闹非凡。贾母正歪在榻上,怀里抱着尚在襁褓中、粉雕玉琢的惜春(此时贾敬夫人健在,惜春还在宁府养着,但时常抱来荣府给贾母看)。迎春、探春、贾宝玉三个孩子正围在贾母榻前的地毯上玩耍。迎春七岁,穿着鹅黄袄子,文文静静地坐在小杌子上,手里拿着个九连环,慢条斯理地解着;探春五岁,一身水红,眉眼灵动,正拿着一本彩绘的小人书看得入神;而五岁半的贾宝玉,穿着大红金线蟒袍,脖子上挂着沉甸甸的金锁,正拿着一把小木剑,模仿着戏台上的武将,口中“嘿哈”有声,引得小惜春在奶娘怀里咯咯首笑。
“给老太太请安。”李纨笑着行礼,又对几个孩子点点头,“二姑娘、三姑娘、宝兄弟安好。”
“珠儿媳妇来了?快坐!”贾母见到李纨和贾兰,笑容更深,“哎哟,我的兰哥儿也来了!快到曾祖母这儿来!”
贾兰如今己能走得很稳,口齿也伶俐,见到贾母便甜甜地喊:“曾祖母!”迈着小短腿就扑了过去,逗得贾母开怀大笑。
李纨让素云将食盒打开,顿时香甜的气息弥漫开来。“孙媳做了些热饮和点心,想着老太太和弟弟妹妹们或许喜欢,就送些过来尝尝。”
“好好好!你有心了!”贾母看着那奶香西溢的奶茶和各色精致小巧的点心,很是高兴,“快,给孩子们都分分。”
鸳鸯和平儿(王熙凤虽静养,但平儿作为心腹大丫鬟,常代表她来贾母处)忙上前,将奶茶倒入小盏,点心分到小碟里。贾宝玉第一个跑过来,拿起一块枣泥山药糕就咬了一口,软糯香甜的口感让他眼睛一亮:“好吃!珠大嫂子做的点心最好吃了!” 迎春小口小口地喝着奶茶,又拿起一块红豆糯米糍,吃得眼睛弯弯,小声对李纨说:“珠大嫂子,这个真甜,真好吃。” 探春也矜持地尝了一块栗子酥,眼中流露出喜欢。
连小惜春都被奶娘喂了一点点奶茶泡软的糕粉,咂吧着小嘴,似乎也很满意。
看着孩子们吃得开心,贾母更是高兴,对李纨的手艺赞不绝口:“还是珠儿媳妇手巧,心思也巧。这冬日里,吃点甜的热乎的,身上心里都暖和!”
迎春吃完自己那块糯米糍,眼睛还望着碟子里剩下的,又不好意思再拿。她犹豫了一下,抬起头,文静的小脸上带着一丝腼腆的期待,问李纨:“珠大嫂子,我……我平时可以去你院子里,找兰儿玩吗?” 她似乎很喜欢贾兰这个侄子。
李纨看着眼前这个还带着孩童稚气、尚未被“二木头”标签束缚的迎春,想到她日后在中山狼孙绍祖那里的悲惨遭遇,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怜惜。她温和地笑道:“当然可以呀。二姑娘想来,随时欢迎。兰儿也喜欢和姑姑玩呢。” 她看向贾兰,“兰儿,叫二姑姑。”
“二姑姑!”贾兰很给面子地喊道,冲着迎春甜甜一笑。迎春的脸更红了,也抿嘴笑起来,显然很开心。
探春在一旁看着,眼中也流露出明显的向往。她看看温柔的李纨,又看看可爱的贾兰,小嘴动了动,似乎也想说“我也想去”。但她的目光飞快地扫过贾母身边侍立的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想到嫡母王夫人对李纨隐隐的疏离和不喜,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只是低下头,继续翻看手中的小人书,只是那翻页的动作快了些。
李纨将探春的细微动作看在眼里,心中了然,也不勉强,只是对她温和地笑了笑。这小小的庶女,过早地学会了察言观色和隐忍。
贾母看着眼前和乐融融的景象,又见贾兰活泼可爱,更是欢喜,吩咐鸳鸯:“去把我那儿新得的两匹上用的猞猁狲里子、貂鼠风领的料子拿来,再拿几块厚实的细棉绒布,给兰哥儿做几件暖和的小袄小斗篷。还有前儿宫里赏的那盒茯苓霜,也拿一罐子给珠儿媳妇,冬日里调羹最是滋补。”
“谢老太太赏!”李纨连忙起身谢恩。贾母时不时的赏赐,是东院在府中地位的重要象征,有了这些,下人们自然不敢轻视怠慢。
在荣庆堂又坐了一会儿,陪着贾母说了会儿话,看着孩子们玩耍,李纨才带着贾兰和老太太丰厚的赏赐,心满意足地告辞回东院。
冬日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身上,抱着沉甸甸的料子和赏赐,听着怀里贾兰咿咿呀呀的童言稚语,李纨步履轻快。东院里,她那些盆栽的小青菜,不知道有没有悄悄冒出一点新绿?那才是属于她的,实实在在的安稳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