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杆如同巨木,而铁皮为翎羽,一箭爆头登时可以毙命。
一百多年澶渊城下的辽军主帅对此很有发言权。
不过此时宋军并非拿来毙命拔离速,而是为了晃动城墙,巨大的八牛弩一次发射能出三箭,强大的冲击力会将箭头扎入城墙墙体,稳稳钉在城墙上,士兵可以借此落脚攀登城墙。
俗称“踏橛”。
同时可以配合炮击,撬动太原城的砖石,相信一个月后,这面城墙早已经摇摇欲坠。
当魁梧的宋兵利用大斧敲下八牛弩的扳机,箭矢冲出,接二连三钉入城墙,站在城头金兵无不悚然。
一队靠近角楼的宋军队伍,特意将八牛弩瞄准残破的角楼,十几人同时绞轴,最后一敲,箭矢破风飞出,穿过城头站立的诸多金人军官身旁,极速潜入黑夜不见。
“哎呀,偏啦!”宋兵抱头懊恼。
包括拔离速在内的金军军官抱头鼠窜,被这一箭着实吓得不轻,也不提什么坐镇城头了,一溜烟由马道撤下。
毕竟谁愿意被这个东西爆头!
特别是拔离速,若是他被爆头,按宋人尿性,定要在史书上被“浓墨重彩”一笔。
炮击和八牛弩的攻击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一直到第二天早晨,随着宋军沉重浓厚的战鼓声响,宋军士兵跨过护城河,借着洞屋掩护,开始攀爬这些晚上钉入城墙的巨箭,顺道携带木板加固,打算慢慢将其修建成为平台。
逐渐成型之后,又有宋军潜入城墙脚下,开始挖掘地道,破坏墙根。
一切有条不紊。
一连三日,拔离速都没有意识到宋军打算如何,金人满以为宋人要使用新的攻城方式,所以重新调集兵力,利用滚木和箭矢一次次逼退宋军。
直到他们发现大量民夫被宋人聚集到汾水河畔,挖掘泥土石块,修筑工事。
前十天,拔离速在给粘罕的报告中说道,他猜测宋人打算在汾水河畔修建一座高台平齐太原城墙,将炮座移动至高台,轰击他们的内城衙门,因为内城府衙距离汾水实在靠近。
前十五天,拔离速改变了自己的猜测,因为他看见宋人修筑的工事,宛如蟒蛇蜿蜒,沿着泥地要一路延伸至太原西壁,此时给粘罕的报告中称,宋人大概要修建一条狭长的通道,一路抵达西壁,沿着通道就能登上城墙。
府衙内的粘罕不得不派秦桧去实地调查。
秦相公一登上城墙,便预感不妙,又叫来张仲熊,两人讨论了半个时辰,最终得出结论——宋人要引汾水至太原西壁,乘船登城!
眼看长墙和长堤已经修到了一半,金人慌慌张张地快速开工,在张仲熊和秦桧的指示下,开始加高太原西壁,准备以此阻挡宋军日后打算的乘船进攻。
金人终究还是慢了半个月,而且人手不够,材料亦不够,粘罕当即下令城内所有青壮年加入加固城墙的施工队,并且拆除城内民房和寺庙道观,得到的木材石料全部运上城墙成为建筑材料。
马扩的行动力极强,三天时间内不止完成了任务,还是超额完成。
宗泽的目标是八万人,马扩最终聚集了十一万人,其中包括民夫、狱卒、各地厢军,甚至还有一些山贼土匪义军,三教六流汇聚至汾水河畔。
当然,他们的报酬并不丰厚,甚至可以说是没有。
在宗颖的指挥下,分工明确,在开工的第二十四天,便已经修好保证水淹范围的长墙,以及保证水流方向的长堤,使得掘开汾水后,宋军大营不会因此一同遭殃。
而此时金军作为应对措施的城墙加固加高工程,方才刚刚开始,且质量奇差无比,高低错落不一。
顶着韩世忠炮击,冒着生命危险工作的太原百姓,无不埋怨金人,城内城外都充斥着紧张情绪。
发水一淹,倒霉的决然不是这些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