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些开牙行的,都是一些察言观色之人,你对他们越是客气,他们就越不把你当回事儿。
牙行管事也哈着腰谄媚道:“小人这里倒还真有几个合适的宅子,劳驾王主簿随小人一同过去看看?”
“走吧!”
王潜点了点头,随后在牙行管事的指引下,朝着县衙附近的街道走去。
要说这官家的身份倒是好使,看的几处宅子,不仅位置优越,而且布局完善,价格也是非常公道。
毕竟是边郡之地,再加上王潜官家的身份,牙行管事也是打着不赚钱的想法,只为能够结个善缘。
经过一番仔细的的筛选之后,王潜花费五千钱,买下了一处一进的宅子。
宅子不大,但是客厅、卧室、厢房等也是应有尽有,而且后院儿还有个马厩,当的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
交了钥匙,收了房契之后,王潜也是心满意足的开始收拾起了卧室。
自己好歹也算是有房一族了,比起之前当猎户的时候,真是好上不知多少了。
收拾好卧室之后,王潜又带着从乌桓士兵那里收获来的首饰,找到了一家当铺,卖了两万三千钱。
一个金饼大概能换一万钱左右,但是王潜没卖。
毕竟,越是到往后的乱世,这金饼就越值钱,留着总归是不亏的。
至此,王潜的全部财产,共有两万四千千钱和三个金饼。
此时,虽然朝政昏暗,但还没到天下大乱的时候,五铢钱的购买力还是相当可以的。
一石粟米,也才不过三百钱而已,相当于一斤只需两钱半。
因此,王潜的这些钱财,如果省吃俭用的话,足够他吃上几十年的了。
随后,王潜又买一些生活用品,以及一些空白的竹简、笔墨和几个字帖。
虽然王潜对外说自己是个读书人,也会写毛笔字,但是对于这个时期的文字,却也比较陌生。
自己必须在头上任之前学会这些字,以免露馅儿。
就在王潜这边忙碌的时候,广宁县令发出的通告,也传到了上谷太守的手中。
得知有乌桓人入侵,上谷太守也当即派人通知了各县进行防备,并遣上谷郡督尉,带着两千郡国兵和两千边军,对靠近长城一带的乡里进行了巡视。
可惜,在得知边军的动静之后,那些乌桓人,便仗着胯下的战马,先一步逃到了塞外。
最后,经过统计,潜入大汉境内的乌桓骑兵大概有三百人,约有近百个村子被劫掠,百姓死伤近三万人。
靠近长城的广宁、居肃、宁县和下洛四县,均遭到了乌桓人不同程度的劫掠。
其中,由于广宁县最先反应过来,所以在四县之中,广宁县受到的损失最小。
这让广宁县令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对王潜更加看重,并亲自写了一封信,向上谷太守说明了王潜的功劳。
不过,上谷太守此时却没心思管这些,在忙着派人收拾遇难百姓尸体的同时,还忙着筹集财物,准备送去洛阳上下打点。
如果不是他贪墨府库、吃边军空饷的话,也不会造成边塞守备松懈,以至于乌桓入侵,并造成了三万多百姓的死伤。
一旦朝廷深究下来,他这个太守可就当到头了。
对于这些事情,王潜也没有过多关注,而是一心用在了学习文字以及熟悉新的环境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