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闹市深处,立着一处颇具规模的书局。+小,说§宅μ? D?[更#^新1′·最ˉ@?全?+%
这书局没有名字,外头挂着“熊猫阁”的牌子,对外说是与其合作的书局,事实上属于熊猫阁,在其中工作的编辑、伙计也有不少来自熊猫阁。
这里是发行京城江湖日报的地方。
《江湖日报》说是日报,但大致可以分为日报和总报。日报每日发行,内容较少,且各地各州内容都不同——毕竟消息传递的速度,比不上报纸发行的速度快。
总报大约是十天一期,厚度有时能与半本书相当,取日报精华,囊括了天南地北的奇闻轶事、江湖要闻。
当初《江湖日报》甫一出现,便立即受到热烈的欢迎。类似的报纸一首都有,只是并没能做到《江湖日报》这般,成为全天下街头巷尾、茶馆酒肆不可或缺的谈资。最多只在一州内,有人阅读订购。
靠着《江湖日报》,全大齐各个书局和熊猫阁都赚的盆满钵满。对熊猫阁来说,这营生甚至比卖情报还要轻松稳当。
也是靠着《江湖日报》的钱,熊猫阁势力发展迅速,甚至成了“九大门”之一。
不过今年金陵那档子事出了之后,熊猫阁不少分堂己经解散,《江湖日报》倒是还在发行,但其实力己大不如前,渐渐衰落。?5¨4,看\书¨ ^更-新+最.全·比起江湖门派,还不如做书局更好。
这书局便规模不小,颇有气势。一楼厅堂连接着数十个功用各异的房间,以及幽静的后院。
二楼则未设隔墙,乃是一个极其开阔的大通间,其间排列着高耸的书柜,书柜间隙则错落摆放着供人阅读休憩的桌椅。
宋云深就坐在这二楼其中一张桌子旁边。他身着私服,眉扬目展,倜傥风流,举止间带着几分潇洒,正与一位身着墨色衣裙的女子低声交谈。
被书架与桌椅相隔,二楼其他声音都听不见。或者,也许整个二楼只有两人。
“姑娘年纪轻轻,貌美如花,竟能执掌这偌大的书局,实令在下钦佩。”宋云深夸赞道,“像姑娘这般惊才绝艳的人物,便是放眼整个江湖,也是凤毛麟角啊!”
他言语风趣,寥寥数语便将黑衣女子逗得捂嘴轻笑:“宋捕头言过了。小女子早过了当立之年,哪里年轻貌美呢。”
两人之间,气氛甚是融洽。
宋云深在心里默默计算,又攀谈几句,眼见时候差不多了,话锋看似随意地一转,终于切入了正题——
“说起来,今日冒昧叨扰,实有一事相求,还望姑娘能行个方便。·l¢o·o′k¨s*w+.!c-o′m,”
“宋捕头请讲。”
“《江湖日报》上刊登不少读者投稿,妙笔生花,见解独到。可惜都是匿名。在下对某位读者颇感兴趣,想——”
“那可不行。”黑衣女子未等他说完来意,便摇了摇头,语气从容地拒绝。“《江湖日报》有规矩,不能轻易透露投稿之人的身份。不管是作者、读者。”
“在下明白贵报的顾虑,只是此事于我而言,确实……”
“宋捕头应当也知道,《江湖日报》每日收到稿件无数,除了熊猫阁的说书先生,更多的是来自江湖各处的侠士豪杰、文人墨客。若是轻易透露其姓名,岂不容易招来麻烦?那还有谁敢给咱们投稿呢?”
“姑娘……”
“到那时,《江湖日报》只剩下说书先生的稿子能投,还有多少人愿意花钱买?”
“熊猫阁说书先生的文采,自然是人人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