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安、张廷玉、鄂尔泰、年羹尧等等.....
诸位军机大臣,军机行走,都从养心殿的大门走了出去。
他们也都看见了,宁城还跪在外面,然而,此刻却无人与其说话,
甚至连对视都没有,都从宁城的身旁默默走过,还真是,硬了那句老话,
人未走,茶已凉,在政治上就是这么残酷。
片刻后,殿内传来声响:“圣上起驾!”
胤禩从,养心殿内走了出来,此时的他面无表情,迈着四方步,似乎并未注意到跪在,养心殿外一旁的宁城。
胤禩心中却十分坦然,清楚地知道,自已现在的一举一动,稍后必定会有人,会禀报给太后。
宁城就跪在!养心殿门前等着,终于圣的主走了出来,赶忙叩头,
心中有这,一肚子话想和主子说说,当看见胤禩的那一刻,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那一刹那,眼泪在也,止不住的流淌了出来,
而胤禩的心中,则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强忍着内心的不适,面无表情地,
率领着梅花内卫,静静地从宁城身旁走过,甚至从头至尾,都没有看他一眼。
宁城就这样一直跪着,直到最后因体力不支昏厥过去,这时,早已经等候多时的,小太监们才将他抬起带走。
三天后,
一道圣旨下达给了宁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三皇治世、五帝分论以来,帝王以牧养百姓、治理国家为已任。
自启元之初起,朕无时无刻,不在忧虑朝廷和百姓的福祉,
然而,尔等行为举止,却与大理寺卿的职责相违背,
旨到既达,免去宁城的一切职务,贬为白衣,不得再滞留京城。
原大理寺卿一职,由原金陵副将马国成接任,钦此!”
此刻的宁城,已经踏上了离境之路,
圣上的旨意要求他全家,都要迁往宁古塔定居,这个消息对宁城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况且宁城自已也早就做好了准备,只是今日当真面对了,如此残酷的现实。
无论是身,还是心乃至魂魄,还是感觉到了一阵凄凉,身后的宁拙,看着父亲失魂落魄的背影,十分的难过,却也无可奈何。
当日,
宁城带着儿子宁拙,和一家老小,以及十八太保紧紧相随,这些不离不弃的这些弟兄们,踏上了离京之路。
一路上,宁城多次劝说,跟随手下的兄弟们各自散去,另寻出路,
他已然深知,自已这辈子已无法翻身,不愿耽误大家的前程,但无人愿意离开。
宁拙本想再劝几句,可看到父亲疲惫的身影,以及一宿就白了的头发,又把话咽了回去。一行人就这样默默前行,
两天后,已经离开了京城,
这时,负责保护宁城的十三太保,中的两人突然警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