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曾经那庄严肃穆,而肃穆的国子监,
此刻却,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往昔高高悬挂着的孔圣人的画像,早已经已被悄然挪走,取而代之的竟是,当今圣上启元帝,胤禩的等身画像。
那孔圣人的画像,竟被等比例地缩小放置在了角落里,无人问津不说,如今更是落满了厚厚的灰尘,
更重要的是反对的人,就会陆陆续续的消失的无影无踪,在大清国上上下下,
血滴子与朝廷的官员的努力之下,已经听不到反对的声音了,谁敢反对,当然可以,
上天有好生之德,血滴子费点劲,只能送去投胎了,在投胎了许多读书人之后,在听不到反对的声音。
毕竟当了高官的读书人,就不再是书生了,这大清国,都是人家爱新觉罗家的,启元帝当今的皇上,那更是军政一把抓,
谁敢反对,第二天血滴子就到你家门口了,再说了圣人,都是死几百年的古人了,
死都死了,谁为了你个死人,得罪皇帝?脑子有病了?
谁有空还为你个古人担忧的,没看见强烈反对,孔圣人的几十代直系玄孙,
几天后,就在孔府的门前被马车撞死了,孔圣人的下一代直系玄孙,立刻就老实了还连忙,
上奏称:“启元帝是古往今来的,第一圣主贤君。”
孔子的直系玄孙都不在乎,导致了反抗的夫子们,彻底死心了……
再看这国子监的正中央,一座高达十米,启元帝等比例巨大雕像巍然矗立。
这座雕像雕琢得栩栩如生,仿佛真人一般,凡是踏入这国子监的学子们,无论年龄大小,亦或是那些教书育人的夫子们,
只要是个人,从正面的大门而入,直至日落时分离开,早晚两次。
都必须恭恭敬敬地,跪在这启元帝是雕像面前,虔诚地祈祷,并口中念念有词:“凝聚意志,保卫圣主,无条件服从皇帝的思想,服从皇帝的指挥……”
不仅如此,在全国各地的学院之中,类似这样的雕像亦是屡见不鲜,
而且,不管是在明面之上,还是在暗处之中,雕像都有着血滴子的成员,时刻监视着众人的一举一动。
祈祷的不够虔诚,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这些血滴子成员如同幽灵般潜伏于各个角落,注视着一切。
国子监的大广场上。
从四品的祭酒,西林觉罗·鄂容安,站在于高台之上。
这位年轻有为的官员,乃是启元朝的政治新星,改革急先锋,更是军机大臣鄂尔泰之子,如此年轻就去地位显赫,令人瞩目。
在鄂容安两侧,站立着几位正七品的助教官,其中有两人皆是鄂尔泰的得意门人,仲永与檀吕二人,
此刻他们面沉似水地,分站在鄂容安身旁,目光不善地扫视着下方,
二人的神色严肃,似乎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心怀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