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不是飘下来的,是砸下来的。+小`税^C?M·S- ^首`发^
辽东半岛南端的复州城郊,光绪二十六年的腊月,风像裹了碎玻璃的鞭子,抽打着灰蒙蒙的天地。夜幕沉沉压下,王家屯蜷缩在无边的白茫茫里,只剩几星昏黄的光,在糊了厚厚棉纸的窗棂后顽强地亮着,像冻僵的眼。其中一点微光,来自屯子东头一座低矮的土坯房——王秀才的私塾。
寒气无孔不入,钻过窗缝门隙,在屋里凝成一片肃杀的白雾。一盏油灯,灯芯捻得极细,豆大的火苗在结了冰花的灯罩里颤抖,吝啬地舔着屋角一小片昏黄。光线勉强照亮坑沿边几个小小的身影,冻得通红的鼻尖几乎要杵到摊开的书页上。
“晋灵公不君……”王秀才的声音带着一种刻意压制的威严,在冻僵的空气里显得有些滞涩。他穿着洗得发白的靛蓝长棉袍,袖口磨得油亮,端坐在一张瘸腿的方桌后,捻着稀疏的山羊胡。桌角放着一把磨得光滑的戒尺,在灯影下泛着冷硬的光。
“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几个半大孩子缩着脖子,跟着先生含糊地念,呵出的白气在眼前腾起,又迅速消散。声音被冻得发颤,也透着一股有气无力的敷衍。角落里,一个粗布棉袄缀满补丁的男孩,背脊却挺得格外直。他叫于学忠,小名虎子,才九岁,眉眼间已有了超越年龄的沉静。他嘴唇无声地翕动,跟着默诵,目光紧锁着桌上摊开的那本磨毛了边角的《左氏春秋》,仿佛那薄薄的纸页里蕴藏着足以抵御这酷寒的力量。
屋外,风声骤然凄厉起来,卷着大团大团的雪粒子,狠狠摔在窗棂上,发出沙沙的、令人牙酸的声响。远处,隐隐传来几声犬吠,旋即又被风吞没,带着一种不祥的惶急。
王秀才顿了顿,目光扫过孩子们冻得青紫的脸颊和僵硬的手指,落在角落那个专注的身影上,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提高了几分,试图压过窗外的鬼哭狼嚎:“何谓‘不君’?为君者,当以仁德泽被万民,以礼义约束自身。晋灵公暴虐无道,视人命如草芥,行止荒唐,此乃失其君道!失道者,必寡助,终将……”
“砰!砰砰砰!”
粗暴的砸门声如同惊雷,毫无预兆地炸响,瞬间盖过了王秀才的训诫,也撕碎了私塾内勉强维持的宁静!那声音野蛮、急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毁灭力量,不是用手掌,更像是用枪托或者沉重的靴底在撞击!
“开门!快开门!pyccknecoлдatы!检查!(俄国兵!检查!)”一个粗嘎生硬、卷着大舌音的吼叫声穿透门板,震得屋顶的积尘簌簌落下。紧接着是几句更急促、更凶狠的俄语咒骂,夹杂着金属碰撞的冰冷声响。
屋内的空气瞬间凝固了。昏黄的灯光似乎也猛地一暗。孩子们像受惊的小兽,齐齐打了个寒颤,惊恐地抬起头,眼睛瞪得溜圆,茫然无措地望向门口,又望向先生。先前念书的嗡嗡声戛然而止,只剩下粗重压抑的呼吸和门外那催命般的砸门声。
王秀才捻着胡须的手猛地顿住,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脸上那层刻意维持的镇定瞬间碎裂,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惶掠过眼底,随即又被强压下去,化作一片沉沉的铁青。他深吸一口气,那口气仿佛也带着冰渣,刮得喉咙生疼。
“莫慌!”他低喝一声,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暂时稳住了孩子们濒临崩溃的心神。他猛地站起身,动作带着一种决绝的意味,快步走向门口。那根一直放在桌角的戒尺,被他下意识地紧紧攥在了手里,粗糙的木质硌着掌心。
门闩被拉开时发出的“吱呀”声,在死寂的屋里显得格外刺耳。一股裹挟着雪粒的凛冽狂风猛地灌了进来,瞬间吹灭了油灯!屋里陷入一片黑暗,只有门外雪地反射的微光,勾勒出几个高大狰狞的轮廓。微趣暁说罔 蕪错内容
两个身材极其魁梧的俄国兵堵在门口,像两座移动的铁塔。他们穿着臃肿的灰色军大衣,戴着毛茸茸的皮帽,帽檐压得很低,几乎遮住了眼睛,只露出冻得通红、长满粗硬胡茬的下半张脸,喷吐着浓重的白气。肩上斜挎着的长枪(莫辛-纳甘步枪)枪管在雪光下泛着幽蓝的冷光,刺刀早已上好,寒芒毕露。浓烈的伏特加酒气混合着皮具、汗液和某种牲口棚的腥臊味,随着寒风猛烈地冲进屋内,令人作呕。
其中一个高个兵,脸上有一道从眉骨划到嘴角的暗红伤疤,像条狰狞的蜈蚣。他咧开嘴,露出焦黄的牙齿,用生硬的、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吼道:“点灯!快点灯!搜查反贼!窝藏者,死!”最后一个“死”字,他刻意加重了语气,同时用枪托狠狠砸了一下门框,震得整个土屋都在簌簌发抖。
黑暗和刺鼻的气味加剧了孩子们的恐惧。一个年纪最小的男孩再也忍不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声音尖利而绝望。旁边的孩子立刻死死捂住了他的嘴,自己却也吓得浑身筛糠般抖个不停,牙齿格格作响。
!王秀才在黑暗中摸索着,手有些抖,好容易才重新点燃了油灯。豆大的火苗再次摇曳起来,光线微弱,却清晰地照亮了屋内惨淡的景象和门口那两个如同地狱恶鬼般的士兵。
疤脸兵的目光像毒蛇的信子,在重新亮起的昏黄光线下扫过屋内。当他看到王秀才桌上摊开的线装书时,那双藏在帽檐阴影下的浑浊蓝眼睛里,陡然射出两道混合着轻蔑、警惕和残忍的光。他一步跨进来,沉重的皮靴踩在夯实的泥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带着厚厚皮手套的大手一把抓过那本《左氏春秋》,胡乱翻了翻,里面密密麻麻的方块字在他看来如同天书。
“这……这是什么?”他晃着书,口水几乎喷到王秀才脸上,浓重的酒气和口臭令人窒息,“密码?反俄传单?嗯?”他猛地将书狠狠摔在地上!泛黄脆弱的书页在泥地上痛苦地散开、卷曲。另一只手的枪口,已经抬起,黑洞洞地指向王秀才的胸膛!冰冷的金属气息似乎瞬间冻结了空气。
“不!军爷息怒!这是……这是圣贤书!教娃娃识字的!孔夫子的书!”王秀才脸色煞白,声音因为极度的紧张和愤怒而微微发颤,但他还是努力挺直了佝偻的脊背,试图辩解。他不能退,身后是一群吓傻了的孩子。
“孔夫子?”疤脸兵似乎觉得这个词很滑稽,发出一阵夜枭般的怪笑,带着酒气的唾沫星子飞溅,“狗屁的夫子!沙皇陛下才是你们的神!认字的,都是危险分子!”他蛮横地推开王秀才,力道之大,让瘦弱的秀才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幸好扶住了坑沿。戒尺脱手飞出,掉在角落里。
“搜!仔细搜!看有没有违禁品!”疤脸兵对身后的同伴吼道。
另一个矮壮些的俄国兵应声而入,像一头闯入瓷器店的野牛。他脸上带着一种麻木的凶悍,二话不说,开始粗暴地翻检。他用枪托捣捣土坑,又去掀炕席,动作野蛮,带起呛人的灰尘。他走到墙角堆放杂物的破木柜前,一脚踹过去!本就摇摇欲坠的木柜“哗啦”一声散了架,里面的破布烂絮、几件舍不得扔的旧家什稀里哗啦滚落一地。他还不解气,用穿着沉重皮靴的脚在杂物堆里胡乱踢踏着。
孩子们蜷缩在坑沿最里面,紧紧抱成一团,像暴风雪中挤在一起取暖的鹌鹑,惊恐地看着这噩梦般的一切。眼泪无声地淌下,在冻得发紫的小脸上留下冰冷的痕迹。于学忠被挤在最角落,他小小的身体绷得像拉满的弓弦,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几个弯月形的血痕。他死死盯着地上那本被践踏的《左氏春秋》,又猛地抬头,目光像淬了火的钉子,狠狠钉在那个正在踢踏他家破柜子的俄国兵身上。那眼神里有恐惧,但更多的是燃烧的、几乎要喷薄而出的怒火!他认得那个柜子,那是他娘唯一的嫁妆箱子改的!
矮壮兵翻了一阵,没找到什么“违禁品”,显然有些失望和不耐烦。三叶屋 庚歆最哙他的目光扫过孩子们,最终落在于学忠身边一个叫狗剩的瘦小男孩身上。狗剩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粗布小包袱,里面是他娘临出门前偷偷塞给他的半个冻得硬邦邦的玉米面窝窝头——那是他明天的口粮。
“藏了什么?!”矮壮兵一步跨过来,伸出毛茸茸的大手就去夺那个包袱。他身上的寒气、酒气和体臭味扑面而来。
“没……没……”狗剩吓得魂飞魄散,本能地死死抱住包袱,像护着命根子,嘴里只会发出无意义的音节。
“给我!”矮壮兵眼露凶光,一把揪住狗剩的破棉袄领子,像拎小鸡一样把他从人堆里拖了出来!狗剩双脚离地,徒劳地蹬踹着,小脸憋得发紫,喉咙里发出“嗬嗬”的窒息声。包袱被蛮力撕扯开,那半个金黄色的、冻得像石头一样的窝窝头滚落在肮脏的泥地上。
“呸!猪食!”矮壮兵看清是什么东西后,鄙夷地啐了一口浓痰,正好吐在窝窝头上。他嫌恶地松开手,狗剩“扑通”一声摔在地上,捂着脖子剧烈地咳嗽干呕,眼泪鼻涕糊了一脸。
疤脸兵一直冷眼旁观,此刻脸上那道伤疤扭曲着,露出猫捉老鼠般的残忍笑意。他用靴尖踢了踢地上那沾了浓痰的窝窝头,又看看惊魂未定、狼狈不堪的狗剩和一群吓得面无人色的孩子,最后目光落在强忍怒意、胸膛剧烈起伏的王秀才身上。